> 在高考中学生得分较低的是电解质溶液有关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实验,有机和无机推断。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2、明确设计的目标
练习是化学课堂不可省略的部分,练习是学生获取并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练习过程应该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题目进行设计,是为了让练习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对练习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练习的功能。
3、提升设计的效率
指的是练习题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度,综合性练习题能使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习水平,要给予重视,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要达到较高的综合水平,需要一定的基础,对这一点绝不能忽视,否则就会“拔苗助长”。因此,要做好基础性练习题和综合性练习题的和谐配合。例如在复习电化学时,可以先设计原电池的练习,再设计电解池的练习,使学生对这两块内容有一定的掌握,最后设计电化学综合性较强的练习。
有效度包括练习题选择“度”的把握和运用时间的把握,习题贵在用得“精”、“当”、“巧”,需要把握最佳时机,掌握适当的“量”和“度”,切忌喧宾夺主。
(二)重视练习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真实性、实践性
教师平时要注意科学 发展、社会中的热点,注意它们跟化学的联系;注意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如在课堂上加入这样的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 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现在比较重视食品安全,本题以此为考点,考查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安全问题,如塑料袋,加碘盐,食品添加剂,农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通过本题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了食品安全问题,关心身边的食品安全,也使学生觉得化学并不是枯燥的学科,对化学渐渐产生兴趣。
客观地联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来为练习题设置真实的情境、实践的情境,不但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实际,学习在实际中分析、提取问题,体验习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后的喜悦,使他们不但在知识技能方面,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效地得到发展。
如实验题中“检验Na2CO3粉末中是否混有NaHCO3的方法是---”,这是一道传统的化学习题,缺乏情境性、趣味性与实践性,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运用化学语言的能力,但学生很难想象出学习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何用处。将该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改编为:某学校无机化学实验室中实验员需用一瓶苏打晶体,在现有的两瓶试剂中,有一瓶被做实验的学生误混入了少量小苏打,但不能确定是哪瓶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该实验员确认一下。要求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主要实验现象。本题在设计上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符合新课程理念。
(三)重视化学课堂训练的指导与反馈
1、注重基础,回归课本
在复习时必须做一些练习题, 练习, 试题千万不要太难、太偏。有些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束之高阁,仅仅依据复习资料做高强度的练习,这是一种误区。在每年的高考题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越是简单的试题,越容易失分,这就是脱离课本复习的后果。
如在化学实验的考察中,发现很多练习都是出自书本。在某次综合练习选择题中有一选项“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是有机化学书中第一单元中的一句原话,很多学生却说没看到过这句话导致选择错误。又如“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也能在实验化学书中找到相关内容。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纲、教纲和教材,因此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重视教材、回归课本。
2、变“ 扫描式”复习为“ 专题讲座”
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 如按课本顺序复习, 学生往往会有“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 的现象。如果采用“ 扫描式” 一遍又下遍地复习, 一是重点不突出, 二是时间不够, 三是容易使学生反感。采用“ 专题讲座” 的方法, 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 必然另眼相看、兴趣高涨。专题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 也可以是解题方法与技巧方面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