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实践证明 “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教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既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系统学习前人积累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增长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观念和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结合实践,就模式的教学策略这一重点进行了探索,初步提炼出了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是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机。
创设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好的情境并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社会。教师可设计实验、小问题、小故事、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用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即“愤悱状态”,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渴望揭示本质、试图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这种积极的学习心理态势往往能使学生投入知识的学习,进行科学探究。
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可以采用:①设计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②创设化学环境,让学生亲临其中,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创设问题情景;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影像资料等〕模拟化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④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制造思维冲突和悬念,创设问题情景。⑤联系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化学知识创设问题情景等。这些都需要化学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探究的教学资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让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如在讲授氨气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氨气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酚酞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一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的思考,对于氨气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
2、引导探究是基础
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说、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交流、辩论,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科学的态度。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课本知识应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加工,整合。当然,在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要启发学生层层深人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
在教师的引导下如何真正地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收获、有发展,笔者以为首先应体现一“小”字。探究实验的“小”,体现在规模小,它所需仪器:药品不多,步骤少,原料易购易得。观察的范围小,探究的问题少。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在细小方面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观察的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细小的细节。对于观察的小细节、小现象要给以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实验完后,要让学生撰写探究实验报告,并就问题的一个小侧面,一个小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其次要体现一个“动”字。实验本身是一件动手动脑的活动,学生若不亲自动手,就无法体验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活动中要突出动手,只有“动”,才能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化学变化,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发挥人体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重大。如:在学习金属钠与H2O反应的性质时,提出问题:金属钠与H2O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反应产物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加以分析论。然后又问:把金属钠投入到稀HCl中会不会发生反应?通过实验验证、现象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该反应的实质以及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接着再问:如果把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会不会析出红色的铜?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推测产物、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把金属钠与H2O反应的性质迁移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学生能力有限,学生根本想不到的或学生没有能力分析推论得出的结论,教师要在学生探究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分析推理。
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