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高考将首次把化学并入理科综合考试。试题是否会发生大改变?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该如何有效备考,考试中又该掌握哪些技巧?
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红雨教授,以及该院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钱扬义教授。这两位专家对中学化学教学以及高考有着深入研究。
命题预测
试题仍将“有规律无规则”
命题风格保持平稳
2010年的高考方案调整,理科综合卷中的化学科题量大大减少,选做题取消,在题型上则变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包括6道单选题和2道双选题,主观题将包括约4道大题。
虽然形式发生较大变化,但多年来担任高考化学科评卷组组长的陈红雨教授认为,今年试题的命题风格将不会发生较大改变,还将保持相对平稳。他介绍,从2007年开始,广东高考化学根据新课程标准命题,这三年来化学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选取某个现象或事件,要求考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解释或解决,而不再是死板地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等,在全国来说,这是广东化学卷命题较具特色的地方,预料今年还将延续这种思路。
“很多考生会发现:高考题与平常的模拟题有很大差别,尤其是碰到题干很长、需要阅读大量图表的题目时,考生更容易紧张。但事实上高考试题即使再难、再新颖,都可以用基本的化学原理解决,考生首先要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 陈教授鼓励广大考生。
钱教授则表示,广东高考化学近几年来重点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一个是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高考化学的命题特点向来是‘有规律无规则’。尤其是非选择题,以新情境试题和原创性题目比较多,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因此,对考生和老师来说,我认为猜题、押题是没必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踏踏实实搞好复习,掌握主干知识,融会贯通。”他说。
增分策略
实验步骤具体明确才能得高分
陈教授和钱教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考生要注意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从往年的情况来看,高考化学需用文字表达的题目分值约12~15分,而以实验题对文字表达的能力要求最高,但遗憾的是,每年考生在这方面失分较多。
“在化学中,有两种表达方式:原理性表达和操作性表达。教材中常用原理性表达,但在高考中,往往要求操作性表达。”钱教授说。
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何区别?钱教授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检测一个瓶子里的气体是否二氧化碳,原理性表达会简单地表述为:把气体导进装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水若变浑浊,则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操作性表达则会更具体:用单孔塞导气管把瓶子塞紧,把导气管伸进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若水变浑浊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钱教授介绍,在高考评分中,每一个步骤都有得分点。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单孔塞导气管”、“塞紧”、“伸进烧杯”、“观察变化”会是采分点,但如果考生只是原理性表达,则不会得到满分。
“在化学阅卷场上,流行一句话:‘谁细心,谁上北大清华’。事实上,在这些题目中,很多考生不是不知道要怎样进行,但由于不会用操作性的表达方式,导致失分,这是十分可惜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考生在考试后感觉做对了但成绩出来却不高。操作性表达事实上就是要求考生把具有操作性的实验步骤更具体、明确地表述出来,而不仅仅是体现原理的那几步。”钱教授说。
考前必读
注重理解性记忆
钱教授介绍,如今有一种现象: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考生,意思是基础好的学生未必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在我看来,好学生要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础方法。但好考生则应在此基础上还具备‘三技’:审题技能、文字表达技能和化学用语使用技能。”他说。
根据钱教授多年对高考化学的观察,考生们失分较多的另一大原因是不能规范答题。这首先主要体现在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失分,其次便是化学术语、专用名词的错误,错别字,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遗漏等。它们可以归纳为“非智力因素”的失分,与知识的掌握无关。
对此,他建议老师在备考阶段应有针对性地训练考生这三种技能。具体方法是集中往年高考试题中在审题、文字表达和化学用语使用三方面易失分的题目,分成三大模块对考生进行专项测试。而在测试后,一个较好的方式是要求同学之间根据评分原则进行互评。“此前曾在中学里进行过实验,同学互评的效果比老师评卷要好得多。这是由于互评给学生双方都会有一定心理冲击,并留下深刻印象。”钱教授说。
钱教授指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