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一堂精心设计的公开课,旨在于学科课程中唤醒探究意识,启迪创造智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以及对科学实验的关注和热爱,从而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灭的、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一、教学现状分析
初三(2)班学生整体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探究实力;学生已经认识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和含义,知道近十个左右的化学反应并能熟练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式;能够比较清晰地区别出分子和原子,了解问题探究的基本程序和环节。鉴于此,谢老师意在与同学共同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简单应用,感受探究学习的环节,提高学生想象、抽象思维和分析、推理的能力;通过演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行为表象,感受微观实质与宏观表象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一切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等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奠定了学科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追寻学科发展的历史足迹,探寻事物演变的历程与趋势,便会获得一种对该学科知识的亲近感,增强他们主动求知、探索的欲望,也获取一份仰望天空的勇气。学科课程中渗透探究意识,其目的在于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独立地掌握科学知识并保持“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感,其程度要高到足以吸引最能干的人到科学探险的事业里来”,[1]古今中外不乏仁人志士,或许由于中学时代一堂精彩数学课的启发而立志于哥德巴赫的猜想,或许由于痴迷于某个奇特的现象而献身于探索微观物质世界的奥秘,或许被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或许沉醉于美妙绝伦的艺术作品,或许受到物质世界的启迪,或许被历史人物深深地感染与震撼……都足以激发学生最原始、最本能的研究热情与冲动,都足以触动他们本能的创造欲望与激情,甚至可能会为此立志终身。
学科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接受所有的学科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而形成批判性思维,逐步形成检验、证实真理与事实的科学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在充分论证学科知识正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同时,也需要适当说明它的发展性和相对意义”,[2]使得学生从发展的高度把握事物的本质,以培养科学创新精神与钻研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化学课上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还处于启蒙与尝试阶段,不宜步子过大或者难度太大,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分小步按阶段尝试进行。以教师引导下的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着重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在探究学习环境下的合作与交流。主要突出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以小组为单位,建构研究氛围四个特征。采取实验探究法: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兴趣,化难为易;合作学习法: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实验,提高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法: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具体教学环节按照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大胆猜测→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理解应用。图1所示的教学流程详细地展示了这堂化学课所遵循的步骤与设计思路。
三、教学过程描述
上课伊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生活中曾经常见的图景:洁白的桌布上面放着一根燃烧的蜡烛和一盒火柴,随后蜡烛化为一堆蜡烛油。这时,老师问学生“一根蜡烛放在空气中燃烧,最后变成了蜡烛油,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有的学生说“质量不变”,有的说“质量减少”。老师启发道:“燃烧的蜡烛变成了蜡烛油,质量没有改变?”于是,同学们同声地回答到“质量减少了”。接着,大屏幕上打出了这样的史料:1673年,波义耳将金属放在空气里燃烧,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1756年,罗蒙诺索夫在密闭容器中煅烧金属锡时发现煅烧前后容器及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777年,拉瓦锡重复罗蒙诺索夫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呢?三位科学家又在研究什么问题呢?由此引出本课要研究的主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