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针对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施教学和科研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的三个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加强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引言
化学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之一,不仅对化学类学生是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对生命、农学、医学、药学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生加强基础理论和实践也十分重要。苏州地处华东经济活跃带,跨国公司云集,外向型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对苏州大学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理念的实施提出了实际的要求,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及其创新要求必须及时跟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将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要树立绿色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对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主体化多边互动机制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所谓主体化,是指明确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一切实验教学活动,应该是个性化地围绕主体展开;所谓多边,是指实验教学必须具有多样性的特质;所谓互动,是指实验教学活动应该是双向、多向和主动的。
2构建主体化,树立以人为本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早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旧学的教育家就提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雏形,只是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全面、不完善、不具体。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关注人性、完善人格以及自我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课程的设计、教育效果评价等教育实践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化学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基础实践课程以及核心技术,它对理工农医药各专业影响和辐射的特点,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必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和发展其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全新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人和尊重人性,只有如此才能广泛地调动起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起人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高校学习期间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多、最新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此,在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本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实验教学中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导因素是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把最适合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吸引到基础课实验教学中来。
3坚持多样化,搭建分层次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一部分学生入学时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积极性相对精英教育时期要差,多年来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以考入大学为终极目标。进入大学后就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更多的学生也在大学这个更为自由民主的空气以及和谐校园氛围里催生出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总体而言,大学生两极甚至多级分化现象明显,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知识需求,不同的就业流向,不同的人生规划,使学生对知识的汲取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为实施“因材施教”以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搭建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化学实验教学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套餐,通过多样性的案例教学,掌握方法论,完善技能培养。重点研究如何以不同的问题引导和激发多级分化的各种层次的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并都能成才。逐步形成“基础—综合—研究”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并与此相适应的完善化学实验系统教学模式,既强调加强基础实验教学,保持我国实验教学的特色和长处,又强调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基础层次。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划分实验内容的模式,按照操作技能和操作要求的循序渐进原则,针对不同课[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