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2-24 11:15:49 |
|
|
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前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科学真理,隐含着前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获取真知的全过程。如何通过课堂探究性教学,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应用——发展的全过程,揭示知识创造与创新的客观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态势,是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课程改革方案确定之后,教师就是搞好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要使新课程改革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教学观念,牢固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传统教学只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受体,因此,教师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过于重视现成答案的得出,却无法亲身实践,亲自体验问题的发现,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因而传统教学下培养出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只有广泛开展课堂探究性教学,学生才有可能去主动探究,去寻求科学的真理,从而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例如高中教材中关于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挑选一些物质鉴别、物质制备的实验课题,提出要求,发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同一课题的不同实验方案,并就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研讨,必要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做。事实证明,这种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做法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2.实施探究性教学一定要开好头。探究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好头。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好课型的特征,科学地确定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提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生动而又有趣的背景材料,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平台,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例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属于实验理解型课,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学生常见的电池,在开始上课时展现给他们看,并提出问题:这些电池都可以提供电能为我们服务,那它们里面的构造有什么奥秘呢?这些电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事实上,学生立刻就被各式各样的电池吸引住了,教师无形中也就为学生构建了深入探究的平台。
3.要从现实生活中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有价值的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当中发现并提炼出符合具体教学内容的问题,使问题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成为一根引线,潜移默化地诱导学生沿着知识产生、形成、创新与发展的轨迹去探究。例如学习“盐类的水解”一节时,一开始便可向学生提出“碳酸钠是一种盐,为什么生活中人们都称它为食碱或纯碱、口碱呢”,然后组织他们展开讨论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碳酸钠的属性进行探究,从而认识强碱弱酸型盐类发生水解后呈碱性的规律。对于强酸弱碱型盐,则可提出“氯化铵、硫酸铵都是常用含氮化肥,为什么常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学生自然就会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去探索和思考,发现它们因水解而呈酸性的规律。为什么学生会乐于探究呢?原因就在于这些问题都来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到亲切,因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要注意的是,来自现实生活的问题很多,教师要选启发力度大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大脑,给他们思考与想象的巨大空间,也才能为他们提供亲自实践、自主探究的舞台和机会。
4.要在探究性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知识是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而产生、形成并获得发展的。因此,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必须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下工夫。
(1)要指导学生学会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现象进行科学观察,从观察中引发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引导学生注意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从中发现问题。例如,在“几种重要的金属”一章中关于氢氧化铝两性的知识点,学生仅仅通过教材中的实验还不能深刻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实验:先用氨水与氯化铝溶液反应,制得氢氧化铝;将其分成两份,向一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待沉淀消失后再滴加盐酸溶液,另一支试管内加入盐酸溶液,待沉淀消失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看看试管内会发生什么现象。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下都会重新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对于这种现象,学生感到意外,从而促进他们进一步地探究、思考,最终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弄清楚了其中[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化学第二课堂双语教学的探索 下一个化学: 浅谈化学实验复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