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2-24 11:15:49 |
|
|
的奥妙;为了加深对氧化铝两性的认识,在结束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块铝片,让学生放入水中,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怎样才能使其与水反应,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使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真正认识到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特殊性质。
(2)要指导学生注意寻找材料,学会搜集信息,从对各种相关信息的编码检索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石油煤”一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和课外资料,搜集有关煤和石油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3)要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探索。例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比较”,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再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大试管内装碳酸钠,小试管内装碳酸氢钠,采用大试管中套小试管的实验装置。
总之,教师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问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养成善于寻找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5.要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优点,创造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创造性实践的条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绝对离不开化学实验和有关的实践活动,教师要以实验为载体,努力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或实践课题。例如“焰色反应”实验,教师可先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操作,然后让大家想一想:“焰色反应”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哪里?还能用什么东西代替铂丝蘸取药物成功地完成这个实验?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可以发动大家设计综合对比性实验,分别将干燥氯气与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接触,仔细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就两种实验现象展开研讨,最终弄清楚氯气漂白的原理。总之,要让学生有机会走进实验、走进实践,在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6.要科学地处理好课堂探究性教学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实践证明,课堂内的探究性学习不可能使学生所发现的问题都得到解决,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也不会因下课而停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拓宽和延伸。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课堂探究性教学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的辩证关系,对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使课堂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为他们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同时将课外创造性实践作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对课题“干电池的构造与综合利用”,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索性实验活动,从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和氯化铵等物质。
7.要科学地处理好教学时间和探究活动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有时间限制的一种特殊的双边活动,而探究活动却不受时间的限制,显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处理不好,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精心重组,将学生看得懂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省出时间用于开展探究性教学;二是不要过分追求所探究的问题都在课堂上得到完全解决,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到课后去继续探究;三是注意不要将问题的面铺得过大过宽,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展开教学活动。总之,要坚持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为目标,科学合理、有侧重地进行探究性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8.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心理基础,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构建良好综合素质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教师必须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一是要做到研究的问题要有趣味性,不要选择那些纯学术性的问题作为探究点,而应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奋点、关注点作为探究的切人点。例如实验室制氯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时,环境问题是学生的关注点,因此我们可以将反应装置的改进和创新问题作为切人点进行探究。二是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由于学生年龄、生活经历及知识积累的阶段性限制,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不可能都是完全正确的,见解也不可能都是完全科学的,但对于学生而言,这都是他们辛勤学习的成果,应该予以肯定,教师应当尽量从他们的“发现”和“看法”中寻找出合理的成分,充分加以肯定,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护。三是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这种参与是有限度的,教师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化学第二课堂双语教学的探索 下一个化学: 浅谈化学实验复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