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指导、分层分类等4个核心要素,而在这4个要素中,问题设计具有“核心之核心”的统领地位。
学案编写的核心策略是解决好“问题设计”的流畅性、探究性、深刻性和开放性。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学法指导等方面。问题设计要遵循“三线一体系”贯穿整个过程的原则:一是知识线,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学、探究的思想引导;二是学法线,指导学生读、思、操作的同时,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三是能力线,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新情境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3条线通过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觉悟、能力体系,从而建立起全面的知识体系、知识网络。“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教师预设下的高质量问题,是驱动学生学习活动的“骨架”;二是教师引导下的生成性问题,促使学生问题“外显化”,具有及时诊断、充分暴露、个性差异的典型特征。
五、学案导学的操作流程及案例分析
1.学案导学的操作流程
化学学案导学的操作流程主要有两种:一是活动推进式(简称活动案,如图1);二是自主学习式(简称自主案,如图2)。这两种实施方案的共同点是:重视情境设计和交流展示,由情境催生问题,由问题驱动思维活动。两种方案的不同点是:活动案侧重教师对整个课堂活动的驾驭、注重教师精准点拨、关注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自主案侧重学生自我习得和生生互促、注重教师内容设计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关注学生自我潜能的激发。
2.化学学案的构架特征及问题设计
学案构架的形式丰富多彩,一般有6大板块及特征:学习目标定位清晰可达成;重难点定位明确易突破;预习内容定位基础易上手;活动安排定位准确易实施;当堂巩固定位变式保效果;课后作业定位分层显拓展。一般学案的架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新授课模式的框架是:学习目标、学习准备、课前自学、问题情境、活动探究(探究、思考、交流、展示)、整理归纳、随堂检测及课后巩固等;二是复习课模式的框架是:考纲点击、自主整理、综合情境、问题诊断、反馈提升、典型例题、变式问题、随堂监测及课后强化等。也有人提出将化学学案分为:元素化合物性质类、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类、计算和化学用语类、专题复习和试卷讲评类等。总之,化学学案的“抛锚式”特征是学案设计的关键,如何抛出“锚”、抛准“锚”,其抓手就是“问题串”的质量,因此,问题设计是所有学案的核心。
(1)新授课学案的问题设计特征分析
新授课强调激起兴趣、击破难点、激活思维、落实“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因此新授课应更重视问题呈现的层次、梯度和思维张力。笔者以苏教版教材高一《化学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为例进行简要分析,见表2。
本案例的情境创设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从生活中来,与知能结合点对接;二是从生产实际中来,感受真实有用的化学;三是从实验情境中来,实现活化知能的目标。总之,新授课设计问题的主要策略是结合生活生产实际、结合实验情境、关注学生的既有认知。
(2)专题复习课学案的问题设计特征分析
专题复习课强调激活旧知、知能打通、联网固化、触类旁通,因此在专题复习课教学中,更应注重情境创设的综合性、例题选取的经典型、问题变式的深刻性、诊断暴露的全面性,并关注不同学生群体、不同薄弱点,进行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破解。笔者以初中的1节专题复习作简要分析,见下页表3。
此案例中特别强调知识织网能力的构建,作为元素化合物性质类的复习课,知识网构建是关键,传统的填空式或自建网络图的方式比较单一,若能够精心设计一些片段,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从既有的套路中跳出来,不失为元素化合物性质复习学案设计的策略之一。另外,在元素化合物性质类的复习学案设计中,要重视综合型情境、整合性实验情境的设计,例如:复习铁离子性质时,可设计的检验方法有哪些?的检验方法的评价。如何让血红色的溶液颜色褪去?褪去颜色的实验设计又可以分为几类?等等。总之,专题复习学案的问题设计主要有3种:多元化的知识网络构建策略、综合化的问题情境策略和串联式的问题呈现策略等。
六、学案导学反思:一把双刃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