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点滴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4-23 12:26:19 |
|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科学探究,从三个方面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首先,介绍如何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其次,做好实验,贯彻科学探究理念。最后通过交流实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科学探究 实验教学 兴趣 积极探究 互相提高
科学探究是这次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化学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利用实验,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能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因而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两无色液体相混变红”、“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再如学习第四章中的燃烧条件前,我补充一个实验:把小纸船放在水面上,向船内倒入一些酒精,然后点燃,发现酒精燃烧,而纸船却完好无损。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高,迫切探究原因是什么?学生提出若干种方案进行探究,我也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显著。又如在复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时,我事先准备了相关器材和药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上讲台演示。结果有许多学生想出了对比实验:用同学们喝水的两个相同的软塑料瓶,都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比较两瓶变瘪程度,现象非常明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相关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及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对提高他们的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二、做好实验,积极探究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实验,对学化学至关重要。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初中化学教材(沪教版)中的“活动与探究”共有60项。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练习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这就给学生和老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许多实验改为独立或合作实验。如点燃石蜡、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铁生锈、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自制酸碱指示剂、制作叶脉书签、淀粉的检验、葡萄糖的检验、试验蛋白质的性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几种纤维的鉴别等等。这些实验有的在家里完成,有的在学校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平时,常有许多学生问这问那,问某些仪器和药品在哪买,还有许多学生发动家长,大多数学生能及时向我汇报相关实验情况。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探究能力。
其次,还要适当补充和改进实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明确的结论,这些实验往往就成了验证性实验,还有些内容较空洞,缺少说服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宗旨,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如学完“§4—1燃烧与灭火”,我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如下图):
(猜测讨论现象→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升华。再如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很难操作,我改用废报纸来做(把废报纸卷成喇叭状,上下口径分别为1cm和10cm,倾斜放置与竖直面成60°角,点燃大口部位,过一会儿点燃小口处冒出的气体即可观察到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了)。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既掌握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又如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产生的二氧化碳来不及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使锥形瓶瓶内气压迅速增大,导致橡皮塞被“顶飞”。后来我就和学生一块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把锥形瓶换成吸滤瓶,并在导管口接一个气球。接着用此方法做实验,确实未出现橡皮塞被“顶飞”。虽然费时,但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交流实验,互相提高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表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做实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就存在着差异,及时通过交流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补充教师的教学。教师往往会忽略家庭小实验的交流,常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第一章时,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鸡蛋壳与食醋反应”的实验,并做好记录,第二天交流。结果学生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令我耳目一新。如:蛋壳表面有(大量)(少量)气泡、蛋壳变软、蛋壳发黄、蛋壳表面过很长时间才有气泡、先有气泡、蛋壳悬浮于醋中、蛋壳在醋中旋转、蛋壳里面成分变硬、最后我吃了鸡蛋……等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平时,我常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实验心得。许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最终完成对所做实验的完整建构,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平时我也注重整理学生的交流成果,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更需要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上一个化学: 多角度透析“质量守恒定律”课堂教学 下一个化学: 化学:注意生活中的化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