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5-24 14:42:54 |
|
|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些实施过探究式教学的教师发现高中化学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1]。较低的教学效率可能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相关,但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引导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而有效的引导源自有效的提问。本文从本人实践的角度,阐述本人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和运用。
一、 影响探究式教学低效率的原因分析
在探究式教学开展之初,由于学生长期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习,即在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环境中学习,他们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发展是有限的,探究能力也是极其有限的[2]。如果盲目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探究时往往会一片茫然,不着要领,无所作为,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也很难完成预期的探究活动,使课堂教学表现出低效率。所以,探究式教学课堂存在学生探究能力低与课堂探究时间有限的冲突问题,这种冲突给最初的探究教学课堂带来了低效率。
二、有效提问促进课堂效率提高的实践
1、有效提问形成问题“阶梯”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最初的探究课堂,在接到探究活动任务后,由于任务的开放性和学生探究能力低,学生们对探究的方向和步骤程序都无法有效把握,其探究活动会呈现出一定的无序性,如果此时教师能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阶梯”,通过教师问题“阶梯”的导引,有利于保证探究的方向, 也有利于适当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既符合教学要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要,保持学生探究的动机,又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是问题支架。
2、有效提问的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实践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应该只是一二句提问,而应该是一系列有明确指向性的提问,形成能使学生进行明确指向活动,从而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因而表现出提问的有效性。在本人实践的元素性质探究式课堂中,用系列的问题构成探究的问题支架,依师生合作探究展开。如《钠》的教学中,为了完成对钠的性质的探究活动,就运用了问题支架设计,以下是本人课堂教学的实录片段。
问题1:“根据钠的原子结构,你认为钠可能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生:“……”。
问题2:“可以从电子进行分析吗?”
生:“钠的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应该很活泼。”
问题3:“那么钠能和氧气这样的非金属反应吗?”
问题4:“请看刚刚切开的钠,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表面变暗,形成了钠的氧化物。”(给予了肯定。)
(屏幕出现: 4Na + O2 2 Na2O 白色)
生:“钠也可以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师:(用镊子夹一块钠,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绿豆大一块钠,用滤纸吸干煤油,在石棉网上加热。)“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实验后学生归纳:“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焰是黄色的。”)
问题5:“产物看过了吗?什么颜色?白色的吗?”
生:“不。好像带一点黄色。”
师:“好,请坐。这淡黄色产物肯定与Na2O的白色不同,它是Na2O2 ”。
(屏幕出现:2Na + O2 Na2O2 淡黄色)(对两颜色的不同稍了强调。)
师:“反应条件不同,导致产物不同。钠不仅仅能和O2反应,还能和Cl2、S、P等很多非金属直接化合。”
……
(2005-9 课堂实录)
以上的片段中,问题形成的支架保证了浅层次探究活动进行的方向,而这些问题与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科的主干知识展开,表现了活动的有效性。而在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中,更是表现出了其非凡的作用。以下是关于《过氧化钠》性质深层次课堂探究的实践过程。
问题1:它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师:我们要对它的化学性质做预测。预测前先要将它分类,再进行类比,
问题2:它由哪两种元素组成,在化合物分类中属于哪一类呢?
生:应当属于金属氧化物一类。
问题3:我们已经知道的金属氧化物有哪些呢?好像有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铜、还有前面所学的氧化钠,你能根据已知的化学知识预测过氧化物的性质吗?
(学生写出认为可能出现的化学反应。)(对学生写出的预测不做任何批评或指正。)
师:不错,同学们写了很多的预测,大家的头脑很灵活。过氧化钠的化学式可有些怪,钠的化合价通常是+1价,其氧化物写作Na2O,过氧化钠为Na2O2,氧的含量很高。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与金属的活泼程度是有关的,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铜的性质有相似,……。
问题4:从金属活动顺序表,我们可看到钠与钙的位置很接近,性质可能是有相似之处,所以与氧化钙相似的可能性大。过氧化钠的性质类似于氧化钙的吗?
师:我们先做实验来证明过氧化钠是否有相似的反应。(实验: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请描述实验的现象。
生:有气体生成,反应还放热。
问题5:过氧化钠能和水反应,反应还产生了气体,这气体可能是什么呢?这里面只有钠、氧、氢三种元素,这气体可能是什么呢?请预测并给出验证产物的方法。
生1:可能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生2:可能是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问题6:那我能否直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呢?
生:能,因为火星也能引燃氢气。(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能复燃。)
问题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余下的溶液中可能含什么呢?又如何来检验呢?
生:可能是氢氧化钠,用酚酞试液来检验。(实验: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现象。)
问题8:变红,但红色很快褪色,这是为什么呢?变红能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我们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了:2Na2O2+2H2O 4NaOH + O2↑
但为什么溶液会褪色呢,难道有试剂变质啦?我在实验室中换新试剂也试过,现象也是这样的,大家说说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有些物质具有漂白性。
问题9:噢,有道理,但这种物质可能是哪个呢?这试管中总共才四种物质,Na2O2、H2O 、NaOH 、O2,这四种物质可能哪种有漂白能力?
生:过氧化钠。
师:好,我们通过实验证明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而且它还具有漂白性。
问题: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酸性氧化物如CO2,那么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师:为了证明这点,老师设计了一套装置,如下图:
这装置可以是足够的长,可使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充分地接触,如果不反应,则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如果二氧化碳被吸收,则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气泡出现。老师在实验室做了这个实验,发现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了气泡,而且不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余下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呢?这系统中,共有C、O、Na、H四种元素,这种气体可能是哪种呢?又如何来检验它呢?
生:可能是氢气或氧气,还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师:是呀,我也这么想的,结果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气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
……
(2005-10课堂实录)
在《钠》的探究片段中,使用了由5个问题块实现了钠与氧气反应的探究,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探究中,用9个问题形成的支架。在这种问题支架下,师生一起完成了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以及强氧化性的探究。第一个探究片段中,如果没有教师的问题阶梯,探究活动也能进行,但不可能形成丰富全面的探究成果,且支架下的活动也为后期钠具有强还原性的深层次探究铺好了路。第二个探究的难度极大,离开问题支架是不可能完成的,且在探究中实例地运用了分类、类比、分析、实验、归纳的系统科学方法,为学生探究能力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也为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由系列问题形成高中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教学课堂引导探究的问题支架,通过在课堂运用问题支架的方式,构成了探究活动中的“阶梯”,解决了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存在学生探究能力低与有限的探究时间之间的矛盾,从而整体上使课堂呈现出高的教学效率,因此,通过系列指向明确的问题形成的问题支架,是课堂通向高效率的“阶梯”,这一类型的提问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探究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有效,属于有效提问。
|
上一个化学: 基于教材分析设计化学教学 下一个化学: 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时代性的一些认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