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参加高考试题评析活动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5-28 14:01:05 |
|
|
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邀请各学科专家对高考试题进行评析,在评析的基础上各学课分别遴选出5道(组)最好的试题和5道存在瑕疵的试题,以2011年高考试题“红黑榜”为题,在第9期到第11期发布。从 2011年第9期,第31页。该刊在编者前言中说“高考因其高利害性而对整个高中的教育生态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考内容的改革,特别是试题的命制更是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直接牵动着一线的教育教学。”为此,他们希望通过评析活动能促使高考内容的改革加快步伐、能与新课程有更高的契合度。
2012年高考之后,杂志社又组织部分地区和学校的高中教师举办2012年高考试题评析活动,为评选2012年高考试题“红黑榜”作准备,鼓励一线教师参与高考试题评析工作。
一线教师从只能被动跟着高考试题跑,到能主动参与高考试题的评析,在试题 “红黑榜”的遴选活动中发表意见,让一线教师在推进新课程、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评析活动,一线教师能更深刻的领会了新课程高考以能力立意的主旨,正确地认识高考试题命制和评析的基本原则,既看到高考试题命制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也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高考命题质量的提高。
高考试题的评析,见仁见智,因此需要有一个评析的客观标准。但是,既使有了标准,个人对标准的理解仍然会有差异。命题者、程度不同的考生、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测量评价的研究者,对同一道试题的看法、评价都可能有差异。正因为如此,才要讨论、研究、各抒己见,以理服人,取得共识。如果讨论活动各说自话,讨论效果会打折扣;如果讨论只是借机强调自己意见的正确和权威,不对问题做客观分析,难以说服他人,讨论不可能取得一致看法。
在试题评析活动中,许多一线教师不只是关注试题题型、考试内容范围、能力测试点与自己复习容要求的吻合程度、学生考分的得失,更注意依据新课程标准对试题考试内容做分析评价、注意试题考查的认知水平是否适当,试题结构是否规范、科学。这些对于改进、提高命题质量无疑是有益的。
|
上一个化学: 回到教育原点 推广高效课堂 下一个化学: 西山学校听课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