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命题立意的转向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5-29 12:36:04 |
|
|
高考考试内容是通过命题来体现的,因此,命题立意成为内容改革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命题基本上以“知识立意”为主,以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为考核目标。知识立意”以考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教材中讲授的知识、技能就好。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会考制度后,高考结束了长期身兼选拔新生和衡量高中毕业水平两项职责的局面,高考内容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高考命题的立意开始由知识关注到能力上。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逐渐转向“能力立意”、“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高考化学科学命题的能力立意,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高考试题的素材无论来源于何处,都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主干内容,新课程采用“一标(课标)多本”,采用哪种教材并不影响考生的考试应答。
以能力立意的试题本质特征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有以下特征:
(1)以现实问题(包括热点问题)为试题情景,为考生提供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试题根据现实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2)以学科主干知识、知识间的联系、知识的体系为试题考查的知识重点。
(3)试题设问,着重考查考生看待、分析问题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4)试题答案力求能体现考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
(5)通过试题的解答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化学实验与探究三方面的学习能力。
这些试题的解答的过程通常包括下列要素:
(1)正确解读、获取试题信息,抓住问题的核心。这是解答试题的前提。
(2)善于运用化学学科思想、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正确沟通问题与已学学科知识的联系,整合已学知识和试题提供的有用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关键。
(3)能正确运用规范的化学用语,清晰、严密地组织和表述答案。这是成功解答试题的保证。
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向十分清晰、明确。然而,在教学和考试的实践上看,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向却十分艰难。
知识掌握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还需要智力的支撑;需要对与所学学科核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产生活实际有所了解。习惯于以知识灌输、技能传授的教师,习惯于啃书本知识,鲜有机会接触实际的学生,面对能力立意的试题,难以适应,甚至惶恐、迷茫。
一些地区,由于不适应高考试题立意的转向,高考平均成绩下降,一些地方教育官员,希望借分省命题的机会,摆脱高考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束缚,返回知识立意的命题传统之中。一些地区,坚持进行能力立意探索的,由于学校、教师难以从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实现与试题能力立意的接轨,使用强化训练、以解题经验的积累对付“考聪明”、“考能力”的试题,教师压力、负担,学生的学习负担愈来愈重。
这些问题让许多老师觉得新课程理念的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间存在巨大的反差,老师们难以适应新课程要求和地区应试要求的差异,处于两难的选择之中。
改革的路是艰难的,只有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实践、试题命制改革的探索,提高地方教育官员、教师与命题人员的素养,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师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坚定的信心。
|
上一个化学: 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几个层次 下一个化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