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化学 >> 化学教学教研 >> 正文  

精选教学内容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5-29 12:36:14
 
要想在考试中有好成绩,那就得在平时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就一定正确吗?我们长期以来也在坚持另外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有足够的钱花,就得先在银行储存足够的钱;可是,当我们真的在银行储存足够的钱时,才发现自己能够花的钱却变得越来越少,因为钱贬值的速度远快于银行利息的增长速度。同样的道理,有没有可能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了,在考试的时候反而考出来的知识却少了呢?如果存在这种可能,那就真的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对目前这种讲得越多,学得越多,就考得越好的教学假定,就需要进行新的审视了。
  
  一、“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我有一位朋友,一直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他也自认为是大家的好朋友。可是,当他要买房的时候,准备向大家借点钱暂度难关的时候,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他身边的每位“朋友”都会给他讲,自己是没有钱的,但朋友圈子中谁肯定有钱借给他。到了这个时候,他似乎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你把每一个人都当朋友,就等于到自己需要朋友的时候,你一个朋友都没有。再去看看身边那些看起来人际关系并不好的人,虽然他们朋友不多,但在身边总有几位挚友,一旦谁需要别人的帮助时,仅有几位挚友虽然不一定很主动地帮他,就当他真的求助上门的时候,也很少会完全推托的。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提倡大家就不要多交朋友了,而是指在我们需要与大家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但也需要结交几位挚友;前者让我们在社会中可以过着“不被人害”的生活,后者才能让我们在社会中过着“有人帮助”的生活。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惯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把本学期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然后在一学期的教学周期中,把每个知识点都当重点来教。如此一来,就出现了教师在每堂课中,都有一到两个教学重点的现象。这种教学逻辑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错误之处,把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这样的确有利于学生从无到有地掌握学科知识,避免因为一口吃下太多的知识而噎着了;在每堂课中都重点讲解一到两个知识点,这似乎也没有问题,的确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但是不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就真的没有问题呢?当学生在一堂课中有重点地掌握了两个知识点,在一个星期中就有重点地掌握了十个知识点,在十周内就有重点地掌握了一百个知识点,在一个学期内就有重点地掌握了两百个知识点,请问,虽然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是有重点地掌握了,但当学生突然要面对两百个知识点时,他还分得清楚谁是重点谁又不是重点吗?当学生无法分清楚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重点时,他在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就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吗?这就出现了我们经常在生活中所做的比喻,尽管我们有很多珍珠,但如果缺少把珍珠串起来的那一根细绳,那我们就不可能造就一条真正的珍珠项链。
  
  教师把每个知识点都当重点教,看起来是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做法。一是可以保证教材上所列的所有知识点都教到了;二是可以保证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都被教师有重点地强调过或者教授过。于是,当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不了解这些知识点,或者在考试中没有把试题解答出来,自然都是学生自己的责任了。可是,是不是教师把每个知识点都有重点地教了,学生就一定能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呢?如果是,那么学生在考试中考不好的责任自然应该归因于学生自己了;但如果并非如此,那就意味着老师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了,从而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传授学科知识了。究竟怎么样才能够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效呢?
  
  二、知识“轻重之别”胜于“多寡之分”
  
  曾经碰到一位教过多轮高三的教师,在我的印象中他在高一和高二的时候,他的考试成绩一直没有另外一位新教师好,但在今年的高考中他的学生成绩考得特别好。于是我问他,你今天高考运气蛮好的嘛,怎么会突然考得这么好,比那位新教师好多了,而这在以前是蛮难出现的。这句话对他刺激太大了,他有点生气地说,自己之所以考得好并不是运气,而在于自己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而新教师虽然在学生整个高中阶段都很努力,但由于缺少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越到后来就越不行了。这就让我更加的困惑了,我说谁的教学没有计划呀,难道就你的计划管用,别人的计划就不管用。他说话虽然不能这样讲,但事实的确如此,正因为自己以前教过几轮高三,所以能够对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有长远的计划,这样就会在高一或者高二时,把那些高考重点考的知识重点教,把高考不重点考的知识轻松地教,等到学生参加高考时,由于当时学的知识详略得当,考试时轻重缓急拿捏得比较准,所以不但平时学得比较轻松,而且考试的时候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他接着说到,至于那位新教师,你别看他的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考得比我的学生好,之所以他能够在每个月的月考和每学期的考试中取得可喜的成绩,是因为他把整个高中阶段要教的知识,不分重点地均分到了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看起来把每个知识点都教到位了,但由于是均衡用力,所以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学了,但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区分知识中的重点和非重点,于是一上高考考场,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发挥出来了。接着他更详细地举例说,假设我们在高一的一个月里要教四个知识点,由于我教过几轮高三,自然能够区分这四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假设其中有两个知识点是重点,两个知识点并不是特别重要,那我就会拿一个星期解决那两个并不怎么重要的知识点,拿三个星期来解决那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我这样的教法肯定更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却不能保证学生在月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因为月考总是相对均衡地对待四个知识点,可我却对那两个我认为不够重要的知识点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导致我的学生只能在月考中保证拿到我重点教的知识点的成绩。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他不知道这四个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轻重缓急,所以他只好采取一个星期教一个知识点的方法,看起来把每个知识点都教到位了,但他的学生在高考中自然考不过我的学生。但非常不幸的是,他的学生在月考中却容易取得好成绩,因为他如此均衡地教授四个知识点与月考均衡地对待四个知识点的逻辑是一致的,可正是这个一致,正是有了月考对他教学效果的确认,反而让他坚持不懈地用这种方法教下去,直到在高考碰壁为止。
  
  等到听完他的解释,突然之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决定学生考试成绩的因素,远不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与少,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自己是否能够区分知识的轻与重。对课堂教学而言,既然教师的教学功能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那么教师既有责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区分知识的轻与重。问题在于,在哪一个“责任”上学生对教师的需求更强烈呢?在掌握更多知识上,哪怕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也是可以自我完成的,只是进步会慢一点;但在区分知识的轻重上,如果只是靠学生自己的经验,不但这个进步会很慢,而且很可能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教师可以教几轮高三,但学生却不大可能考好几次高考;教师是先掌握了整个学科知识再去教学生的,而学生一旦掌握了整个学科知识就毕业了,所以不管是从高考的角度,还是从整个学科知识的角度,教师在帮助学生区分知识的轻重上,应该比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上,更有优势,也更有责任。
  
  三、“选择知识”胜于“传授知识”
  
  在大学教书,觉得最郁闷的事,就是教材实在是太薄了,你教不了几周,教材就被你讲完了。但与之相反,在中小学教书,觉得最郁闷的事,就是教材实在是太厚了,哪怕是教了一个学期,教材还没有讲完,甚至还要通过补课来完成任务。当我去问中小学教师,为什么那么薄的教材在一学期里还教不完,而我们的教材那么厚却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教完了呢?他们往往回答我,说你们教的是大学生,那多么聪明呀,所以你们一讲他们就懂了,自然你们教得也快;可我们教的是中小学生,现在的中小学生你知道有多笨吗,随便我们怎么讲,他们都听不懂,所以我们的进度自然就慢了,于是只好通过补课来保证教学进度能够正常完成了。
  
  这样的解释听起来还是蛮有道理的,但在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学生有聪明与愚笨之分,那为什么中小学教师必须按照同样的标准,把教材上的所有知识都讲给学生听呢?如果教师碰到了聪明的学生,那不但要把教材上的知识讲完,还应该为这些学生补充一些知识;但如果碰到了愚笨的学生,那就不应该把教材上的知识都讲完了,而是根据知识的轻重之分,选择那些重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那些不怎么重要的知识剔除去。毕竟教材是统一编写的,教材的编写者不可能在一本教材中同时照顾到聪明的学生和愚笨的学生,那就只好通过教师对知识的选择来照顾不同聪明程度的学生了。按照上节的分析,也只有教师把教材中不同知识点的轻重区分出来了,才可能让那些并不是天才的学生,在重要的知识点上重点学习,在不重要的知识点上也就不必要重点学习;对于那些愚笨的学生来讲,在那些不重要的知识点上甚至不必学习。相信有了对教学内容重要性的区分,可能远比通过补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考出优异的成绩。
  
  要让教师为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不但需要教师有选择教学内容的勇气,更需要教师有选择教学内容的智慧。在教师们看来,如果自己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来上课,只要自己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讲完了,不管学生掌握还是没有掌握,考得好还是考得差,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最多说自己教学水平不够高罢了;可是,如果教师敢于根据学生的聪明程度来选择教学内容,不管学生聪明还是愚笨,如果学生考差了,都有可能把责任归责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比如考的没有教,或者教的没有考等等。此外,既然教材是通过专家们编撰出来的,教材对知识的选择水平也一定是高于绝大多数教师的选择水平的,那么教师怎么就敢相信自己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呢?既然自己都不能证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比教材本身更好,那就甘脆直接用教材的好了,何必惹事生非呢!
  
  其实,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是说把某些部分知识不教了,而是指把教材中的知识做一个简化版,把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知识过滤掉,因此整个知识结构还是完整的,这也就回避了因为挑选知识而漏教知识的情况。另外,之所以要对教材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教师不信任教材,而是因为教材本身是针对中等学习能力学生编写的,而教师在课堂中面对的学生却是多元的;另外,从教材提供什么教学内容,到试卷要考什么教学内容,中间也是需要选择和转换的,而且往往是谁选择和转换到位了,谁的学生就会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自然教师的教学业绩也就更好了.
  • 上一个化学:

  • 下一个化学:

  • 一次型滴眼液竟含三种化学成分,

    向蛮力说“No”——金属的氧化还

    基于探究的化学概念掌握教学模式

    对硝酸和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二氧化碳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水溶

    研究称2.5亿年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如何观察到氢气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氯水与淀粉KI溶液反应的研究

    初中生如何读化学方程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电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五):化学方
    化学教学教研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四川9月发生3.0级以上地震7次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西班牙人工授精双胞胎大熊猫宝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狮子幼崽滑落悬崖 母狮群试图营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黄河河畔现美丽冰瀑 洁白玉带在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神八返回舱预计将于明晨运抵北
    [航空航天]天宫一号对接技术研制长达16年
    [航空航天]专家称卫星发射失利不会影响天
    [航空航天]《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太空时
    未解之谜
    [UFO飞碟]天文专家称外星人是否来过地球
    [UFO飞碟]南京惊现UFO视频
    [UFO飞碟]专家解密多地UFO现象 大多有合
    [未解之谜新闻]中科院专家相信外星人存在 UFO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美科学家称将开始进行人类移植
    [生物*医学]美出现医学史上最大移植链 16人
    [生物*医学]疟疾患者易感染沙门氏菌原因探
    [生物*医学]美研制出天花炭疽双效疫苗 可防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什么是腔肠动物 
    [动物趣味知识]我家养了两只乌龟 
    [动物世界]生命超顽强的美国“双面猫”(
    [动物趣味知识]600550,300018近期可以介入吗,
    科普文章
    [数学教学教研]实例解析数学选择题十大解法
    [化学课外知识]心安在于科学疏解
    [物理资讯]芯片远程供电实验设备问世
    [力学]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内
    [医药健康]科学家开发出广谱疟疾疫苗
    [地球科学]混合域单程波动方程透射损失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3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