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一个青年不创新,个人的生活就没有前途,国家就没有未来。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而是创造一定条件和一定氛围,引导学生去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本人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化学科学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学生只有对化学这一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化学趣味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才能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热情真诚的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阐述自己观点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
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学生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无法取代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索性实验提供了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条件,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它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探索实验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活动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反应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室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然后再结合课外读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这样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只有这样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