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有待提高。所以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也是当前课堂模式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通过本学期的听课学习,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几点体会:
一、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并选择时机设置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 让学生不自觉中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仅靠一节绪言课是不够的,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然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成。这不仅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二、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情景,诱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 特别是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问题自主探究,在讨论中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使学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去掌握消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问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再如在《金刚石、石墨、C60》这一课题中,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相关内容,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一种性质,另一名同学则回答出与其性质对应的一种用途,同时明确要求:不管哪个同学提出问题,都要自己制定出答案,这样,学生学习时自然会很专心,都希望自己的问题能难倒对方而又不被对方的题目难倒,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综合运用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学习情景,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单一固定的模式易使人生厌,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花样,迎合学生的胃口,使他们始终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适时的运用一些卡片、图片、模型、教具和电化手段可以给学习添加一些调味剂。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景,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现存的化学情景,是无处不有,扣人心弦,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总之,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