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8-5 20:50:59 |
|
|
文章从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吸引力、院校间竞争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等外部因素和职业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状况及现有教育资源等内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
关键词: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是反映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外部因素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政策因素。教育部为引导高职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尽快形成高职教育专业管理的科学运行机制,2004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它是国家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础指导性文件,是指导高等学校设置、调整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招生,组织毕业生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同时,还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管理办法(试行)》,对高职专业采取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放开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因素。专业紧贴产业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分布结构。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分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较稳定或小幅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大幅攀升。(2)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多样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使社会分工更加职业化、专门化,新行业、新职业不断产生,传统行业、传统职业被淘汰或被改造升级,经济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规格、类型要求也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门类也日渐丰富多样。(3)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周期性。第一产业依赖自然资源,技术创新缓慢,相对应的高职专业设置相对稳定。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对技术改进的不懈追求,使高职专业设置调整周期加快。进入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后工业经济时代,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生产活动异常活跃。产业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职业、新岗位不断出现。1999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颁布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客观反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职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职业领域也引起了相应变化,一些新职业不断涌现。从2004年8月至2009年11月,我国先后十二批发布新职业,共计122种。(4)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受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性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第三,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动力因素。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职业教育被选择时所表现出的吸引力;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吸引力,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等;学习者对学习成绩的满意度;职业教育就业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认可度等。具体来说,由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不够、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有偏差、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待遇差别较大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不同职业对广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吸引力,从而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工作,学校要根据职业教育吸引力强弱对专业设置进行定期调整。
第四,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激励因素。“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规,不仅促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紧跟市场发展变化,以取得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合理流动、科学配置、有效使用,从而提升专业设置的总体质量,而且促进学校不断探索专业设置规律,创新专业设置机制,提高专业发展竞争力,形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
第五,行业企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直接因素。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行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作为专业设置的直接依据。只有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这种专业设置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紧紧盯住就业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开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使学校的教学紧盯企业,就业瞄准行业,毕业生深受行业企业欢迎。
二、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内部因素
第一,职业教育理念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观因素。专业设置工作离不开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做好专业定位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要全面掌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确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确保专业设置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师资队伍状况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智力因素。首选,专任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兼职教师了解社会需求,两者的有机结合保证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其次,“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具弹性和应变性。社会对各种类型、规格、质量的人才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动态性相统一的特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及职业需求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开办一些社会急需的紧俏短线专业。师资不到位或到位不及时,是影响专业开办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职院校有一支一专多能、理论与实践兼有、可塑性、应变性较强的师资队伍是专业设置的智力保障。
第三,现有教育资源(主要指物质教育条件)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因素。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基地、教育技术、教育经费等因素,都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生直接影响。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理,确定骨干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逐年更新专业设置信息,这就为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影响高职专业设置的因素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要求高职院校时时把握国家政策,明确专业设置向,注重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确定专业设置布局,不断增强专业吸引力和竞争力,紧紧贴住行业企业需要,同时,要着力更新职业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就一定能够使专业设置工作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
上一个化学: 试论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下一个化学: 探究•创新•体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