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中的教学模式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09-18 09:48:20 |
|
|
什么是模式,不少人认为所谓模式就是在教学上从环节、流程的实施操作和用时在形式上产生新突破,且与传统教学在理念上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且与众不同、独出心裁,并得到推广和运用的(至少在本校得到全面运用)就是新模式,其教育教学就成为模式化教学。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课改到今天,反倒让人产生这样的认识:如果不推出一个模式就不是新课改,想要新课改就必然有新模式。
一、对教学模式的错误认识
不少学校为了响应教学改革的潮流,把新课改的推行和新模式的创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来抓,把传统的东西统统束之高阁,能自己创立的自己创立,自己不能创立的便纷纷派出考察团到外地学习考察人家的新模式,花费几天的时间听听课,了解人家模式的形式组成、环节构架,顺便带回一些纸质资料、视频,然后关起门来,相关领导依葫芦画瓢,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创造,于是新模式诞生了。
这些所谓的新模式,大多是形式的变化。由于过度追求新模式流程,至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能力、素质与传统教学相比在培养策略上应该有怎样的变化和提升,新课改的内涵有什么样的创新之处,这些内在因素的关注程度要远远低于对形式流程的关注,甚至在有些领导眼里,一提新课改就一定要有辩论、小主持人等。有的教师把平时常见的、学生们又很熟悉的现象,明明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非要安排一个小表演,平时课下非常活跃的学生本就无表演能力,站在前面显得很拘束,表演的木讷、造作,让人看了非常不舒服。有的领导为了形成一个固定、完整的模式,防止教师在执行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或人为地出现创新,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考核方法:由哪些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名称)组成,每个环节有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学案样式和流程,统一的作业、统一的教师课堂评价标准,甚至教师在每个环节怎样引导、用什么样的语句都要有基本的约定。否则,就是脱离了教学模式。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肤浅、学生相对熟悉的,可以在教师的调控下,由一定能力的学生主持课堂教学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一些涉及教学环节较多、知识复杂并需要多种学习方法的课节,就需要课堂主持者有较高的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启发、引导、点评、展示等,这对教师们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是很难胜任这样的主持活动的。
所以说,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模式化教学,往往会造成教学的僵化,这并非课改的初衷,只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八股文”,使新课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什么是教学模式
总的来说,模式是一种思想,是理念,是一种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内在的东西。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使教学更有效,用最符合学生心理的方法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形式是新颖的、简约的,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对于模式我们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对模式的学习,不能过多地追求对模式的模仿,这种模仿只是对形式的刻意追求。要领会模式的主旨,认清这种模式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学习力、合作力的挖掘程度是否最大,是否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要旨。
即使形式再新,再有创意,而内在的东西没有变化,也不能成为模式,仍然是传统教学。形式只能让学生“身动”,而内在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心动”,“身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心动”,要让学生们的所有感官都调动起来,学习才能更高效,才能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升,所以好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身动”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我们知道,“以学案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学案为手段、为载体、为依据、为引导,对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性探究,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学中可以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利用学案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在课下结合相关的教辅资料、网络等来解决学习问题、掌握知识,然后通过课上的展示、探究,实现“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目的,实现知识共享;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案的导向性,对知识进行探究,通过组内的“探究——交流——共享”来完成学习目标等。虽然是统一的模式,我们看到的是各学科有各自的风格,同一学科不同课节又有不同的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特点,但模式的主旨、理念是一致的,内涵是统一的。
模式是体现新课改精神与要旨的载体,模式的创建与运作必然对新课改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关注课改、关注模式,关键是要关注精髓,平时的外出学习、考察,不仅关注形式上的东西,更要关注其内在的精神,因为好的模式在形式上是看不到模式痕迹的。
|
上一个化学: 家长手记:孩子叛逆 妈妈着急 下一个化学: 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