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让学生在短短45分钟的有效课堂时间内吸收和迁移知识最终生成技能,必须一扫传统的灌输教学和题海训练,务必坚持以生为本,抓住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主要矛盾,全面引导学生积极认知和探索化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导入;联系实际;试验探究
当前课堂时间还是局限在45分钟之内,要想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吸收和迁移知识最终生成技能,教师必须抓住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主要矛盾,然后根据实际学情,彻底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满堂灌输和令人烦躁的题海训练,将课堂设置成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知识和实践密集型学习互动的过程。鉴于此,笔者积累这些年的一些化学教学经验,特选高中课堂比较关键的三个环节来进行讨论和探索,倘若抛砖引玉,则不胜荣幸。
一、注重趣味导入,奠定探索基调
兴趣是驱动学生探索和认知的法宝,没有兴趣的课堂味同嚼蜡,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务必利用课堂伊始抓住学生的认知情趣进行趣味导入,以此来奠定趣味探索的基调,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积极探索和认知的注意力。譬如,笔者在教学“苯的结构”时,就先给学生讲述了凯库勒梦中得到启示发现苯的环状结构的趣味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认知,加深他们对苯环的形象认知。
另外,演示实验也是吸引学生兴趣进行课堂导入的重要手段,高中化学许多概念和规律学生只从书面上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伊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一个趣味的、简单的、契合学生认知的演示实验来作为牵引学生探索知识的突破口,来调
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比如,我们在教学“有机化学”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检验尿糖”实验来吸引学生探索认知。其实每个学生身边都可能有熟悉的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这就提升了这个实验的关注度和探索趣味,大家的探索兴趣很快就会被激发出来,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导入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设置故事引导、实例设问、实验牵引等多种方式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产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去积极探索和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二、结合现实生活,形象认知化学
知识源于生活。化学在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只要我们发掘贴近现实生活的化学素材,就能尽可能地牵引学生认知情趣,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高一学习“氯气”时,我们单纯地口头告诉学生氯气有毒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所以笔者就引用了一则氯气中毒的新闻报道:一位大妈为了增强去污效果在打扫厨房时,突发奇想将洁厕精、洗涤灵还有几种浴液掺和起来用,最后引发氯气中毒事故。结合该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氯气是怎样产生的?氯气中毒会有怎样的症状?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通过查询发现洁厕精由盐酸勾兑而成,盐酸中含有氯元素,所以当这些清洁剂混用时,洁厕精遇其他强氧化剂就很容易生成氯气。因为氯气有毒,轻则损坏眼、鼻、喉等粘膜部位,重则对心肺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危及生命。
这样引导不但让学生认识到氯气有毒,还让大家产生化学试剂不能随便搭配的科学认识,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视实验探究,知识活学活用
化学作为传统的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是我们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根本手段。高中化学知识抽象百态,信息繁芜杂陈,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局限在对书本概念和规律的识记上,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的实验精神。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摆脱照本宣科背诵记忆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参与到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来,如,Cu-Zn原电池反应,我们不必去反复讲解,而是引导大家通过亲自实验来观察Cu片上的气泡从无到有的过程,再解释Zn片上的气泡从有到无或从多到少的实际现象。其次,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精神。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制订实验计划,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组实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的化学演示实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转变这一不利条件,教师可以化整为零。例如,“工业制HNO3”实验,教师可以集中呈现对Cr2O3加热,然后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当Cr2O3保持红热状态时,移去酒精灯的过程,减少演示时间,同时又使得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上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课题效率进行的探索与研究。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要重视建立和谐的生态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借助于实验教学提升课堂魅力,提升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的实效作用充分彰显。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出自:范文先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