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新课程的特点从创设问题情境、化学实验载体、采用设题解疑等方面对高中化学探究性课堂设计和教学进行了阐述,旨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和以往教材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所呈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注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内容大量增加,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有利于探究性课堂设计。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是使用新课程进行教学的特色所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教学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研究性课题是研究学习的关键。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又要能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足以引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发新的问题。
探究设计1:“盐类的水解”
引入1:大家知道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盐的溶液显什么性呢?并举例说明。
教学中,开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考,一些学生说:“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像Na2CO3、NaHCO3溶液”,也有学生说:“既然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应该也有显酸性的吧。”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
引入2:要想知道盐的溶液到底显什么性,最可靠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多数学生认为最可靠的方法应该是做实验验证。先肯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多和探究的意识,并进行课堂演示实验。
引入3:请问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CL溶液分别显什么性?
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课堂上设计了一组有启发性的、由浅入深的问题:
①溶液显酸、碱、中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哪些电离?
③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
……
更重要的是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知道了结论,还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知识,总结规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二、突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实验是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切入点,实验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新课程增加化学实验的探索性,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探究能力。常见的实验探究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实验事实→假说及其验证→归纳结论→实际应用。
探究设计2:“Cu与稀HNO3实验”
在Cu与稀HNO3实验的教学中,为了明显的观察到NO无色气体,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改进实验:取一个U型管,在合适的橡皮塞上扎入一根螺旋状的铜条塞在U型管一端,往U型管的另一端加入稀HNO3,至U型管的左侧完全淹没铜丝。可观察到在铜丝附近有一段无色气体柱。U行管左侧产生液面下降,产生蓝色液体、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这种新鲜的现象就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变的浓厚,而且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三、精心设题解疑,培养探究能力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习题课教学中注意适时地渗透探究教育。精心设题,层层设疑,关键在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迷惑点,巧妙创设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启发、点拨,深入浅出地融入探究中来。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探究的思路解题,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探究价值,逐渐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来源 范文先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