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问题情景就是提示学习任务与学生原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并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个矛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本文着重讨论初中化学创设问题情景的策略和作用。
一.化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景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教师要想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潜意识,只有创设各种教学情景,使学生由情入境,情理交融,学习欲望才会达到亢奋状态。以下是在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几条常用策略。
1.拓宽教学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利用化学史和化学家的故事创设情景,使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情感的纽带和驱动作用。起到拓宽教育空间,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的作用。
2.通过角色效应,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创设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相通,结合教材特点设计的角色,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它既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起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为:学生进入情景---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评价,在一系列活动情景中参与全过程。
3.注重实验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为此在教学中以实验为契机,多角度地创设教学情景。
4.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教师根据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图画、声像、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典型问题或典型的场景,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选的现象问题或生活场景的美感,正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且与他们的思维、认知结构、想象能力相协调,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景,会“情不自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缩短了学习上的心理距离,激起了强烈的学习情绪。根据这一策略创设情景教学可通过:
二.初中化学创设问题情景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化学创设情景教学使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同步,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认知需要上得到情感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具有很大作用,主要表现为:
1.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设情景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发现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精心设问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思维活动。
3.促进化学知识的顺利迁移。
创设情景教学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化的过程,当新刺激输入信息后就会产生一种格式的反映知识顺利迁移。例如在讨论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时,学生对化合价的概念较理解和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化合价实质上是原子内部结构的反映,这样就找到了一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为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扫除了学习的障碍,提高了学习成绩的合格率。
4.强化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的记忆。
综上所述,在整个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情景创设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课堂教学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置疑。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相互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本文以初三化学教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第一上化学课,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在他们眼中,化学老师就像魔术师一样有着神奇的魅力,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例如:在绪言课中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曰:“不稳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入山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就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实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去再认识更高层次的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和跟其形式、运用的教学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所学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运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江西教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