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学习化学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24 23:01:18 |
|
|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就可以理解为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响亮口号,它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的一生中,只能算是一个阶段的教育,学生从学校中学到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尤其在如今这个知识不断更新、信息迅速发展的年代,更凸显出学习能力的重要。基于此,化学教学方法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强调收获在过程和方法中。
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会学习的学生并不多,很多学生仅仅局限在“学会”上面。有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学习起来有困难;也有许多学生不会学习,掌握知识习惯死记硬背,因此虽然学习非常刻苦,但苦恼的是成绩总是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反观之有的学生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成绩仍然非常好。扣除一部分智力因素,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会学习与不会学习的区别。
针对化学学科,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指导学生科学的预习,能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可以把准备好的预习题发给学生,或者把下节课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让他们有所准备。无论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一定要做到先预习后上课。有的时候如果前一天没有来得及预习,那么在上课前一定要把书本上的相关内容浏览一遍。在开始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在每节课刚上课的时候给出几分钟来给学生看书,让他们慢慢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紧抓课堂效率
要求学生在课前就准备好上课所要用到的东西,包括草稿纸等等。上课时,一定要紧抓课堂效率,课堂上损失十分钟,可能是课后花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也补不回来的。尤其是实验课,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头脑中思考所观察到的现象,哪些是自己可以解释的。根据已有的知识,还不能解释的可以推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从而在头脑中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刚开始观察实验的时候,学生往往是盲目的,看到一个明显的实验现象就会激动,从而忽略了其它的不太明显的同步现象。对此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出要求学生观察的内容,或者先看根据实验所要完成的习题然后观察实验。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尽快的掌握观察方法。
3、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技能,教学中不应该是把列好的知识网络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组织,或绘图或制表,或是以其它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当然要真正独立做到这些,要求学生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后成为大的网络。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也不容易遗忘。同时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记忆的零碎知识点比较多,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记忆知识点,比如编口诀、诗歌等等,尽可能交给学生更好地记忆方法。
4、自我检查,自我校正
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时发现薄弱的地方或者是不科学的地方并加以改进。学生要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校正。
二、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成为学习的主人。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自发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化学这个科目来说,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一种元素的命名 下一个化学: 化学辅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