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在于科学疏解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2-24 12:28:54 |
|
|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音为考生、家长在线解忧。一个半小时网络咨询时间内,涌入的问题应接不暇——为的都是“心安”二字。张教授指出,其实许多道理家长、学生都明白,选择在这里倾诉、求助,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疏解过程,这同样是好办法之一。
考前:松紧要像“橡皮筋”
网友“后天123”倾诉说,后天就高考了,女儿这几天一点书都不看,她着急又不敢批评。张教授建议先不要指责女儿,而需关心她情绪是否很紧张,因为有的孩子会通过一些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情绪。如果确实很紧张,可以就情绪方面问题和她作交流;但如果孩子觉得对考试有把握,那也不要过多干涉。
张教授认为,考生考前心态要像“橡皮筋”,不能太紧,更不能太松。面临重要事情前,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正常发挥。如果一点都不紧张,倒反而不利于发挥。一位“过来人”家长对此深表赞同,去年她儿子成绩本可以报清华,老师说他闭着眼睛都能考得上。结果儿子过于放松,最终只进了个相对低分的专业。她提醒各位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情绪放松。
考中:家长关切要自然
考好一门,到底该不该问孩子考得怎样?网名为“求助”的家长这几天就一直为此做思想斗争。网名为“儿子今年高考”的家长说,孩子成绩不错,平时考试完自己都习惯要问一下、交流情况,可是高考毕竟是“特殊时期”,不知道还能不能问?
张教授明确回答,家长只需如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关切,问问也无妨。但“问”要讲方法,应尽量自然些,且不宜反复问、频繁问。此外,通过这一问一答,家长、考生的情绪也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
考后:情绪表达有讲究
根据往年情况,三天高考结束,总有一些孩子会为了宣泄而“疯玩”,也总有个别人因失望沮丧而“自我禁锢”,怎么才能引导孩子顺利过渡“高考后”?一位家长说,儿子今年已经自主招生进复旦了,成绩也很好,考试应该不成问题。他现在就开始幻想考完了怎么“解放”,申请放他自由出去疯玩,我应该如何应对?
张教授指出,许多考生考完后很想去找同学玩,或者做一些原来很想做的事,这很正常。只要把握好时间、方式,不影响健康即可。有些考生由于还沉浸在高考中,不出去玩,也不和别人交流,整天闷在家里,情绪比较压抑,这就需要及时调节,尽量不让自己长时间处在沉闷状态中。如果确实情绪非常糟糕,可以去旅游、去唱歌,分散对“可能考砸”或“考砸”的关注。
|
上一个化学: 十年化学复习备考的总结 下一个化学: 培养八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