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学教育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9-21 16:15:47 |
|
|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实验科学基础上产生了经验论的哲学思想。但由于经验论还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唯理论便相继出现。这时认识论的一大突进。对于后世哲学、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现代西方哲学两大哲学思潮即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教育上的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一系列对立都与之相关。
经验论也称经验主义,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代表,认为真正的知识只有从对客观事物的研究者,即从经验中才能得到。他是第一个制订归纳法的哲学家。经验论后发展为唯心和唯物两派。杜威就持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而唯物主义经验论并不高明于唯心经验论。因为他片面夸大反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必须经过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只讲了认识的一般。在教育上,很易把学习看成是心灵对感觉印象的纪录,使学习变成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究。
唯理论也称为理性主义,他否认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认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有赖于天赋理念、或天赋的思维形式。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近代唯理论代表是笛卡尔。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认为一切真知都是由简单自明的观念演绎出来的。感觉会欺骗我们,只有理性知识才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他否认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唯理论并非全是唯心的。斯宾诺莎既肯定人们的认识以独立的客观世界为对象,又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得来,而由理性直觉和推力得到。教育上,裴斯泰洛齐即持唯理论观点。
康德站在理性主义立场,力图调和理性与经验的矛盾,既承认知识发生于经验,又需要运用先验的一定形式进行整理,始得成为真知。即知识的原料来自经验,知识的形式来自理性。即为二元论。从康德、经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完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马克思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以来,经验主义发展到实证主义再到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则发展成理性的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一脉,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的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三代。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到库恩等人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等。理性主义一脉,由于对理性的夸大,使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不断蔓延。第一代是叔本华和尼采,前者主张生存意志,后者主张权力意志。第二代是狄尔泰和柏格森,把生存意志,和权力意志改造成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认为宇宙本原就是生命冲动。第三代是法兰克福学派(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和存在主义,这是一个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消极的哲学流派,曾被希特勒利用。
17—18世纪化学教育的特点: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和近代化学体系的初步形成,17—18世纪化学教育发展又有一些新的特点:
从地域看,主要在经济相对发达、特别是萌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得到了发展,其中包括英、法、德、瑞典、俄国、荷兰、美国等。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丰富为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工商业的发展对实用知识的需求刺激了化学教育的发展。
17—18世纪化学家已与当时普通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在此时期开始形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渗透了科学知识的教育,它的兴起带动了化学教育的发展。
17—18世纪科学教育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医药学、机械学、航海术、测量术等不同学科和知识。化学教育比同时期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等学科的教育发展水平低起步晚。化学教育常常依附于医药学教育中。这并不是因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求不迫切,而是由于17——18世纪的化学学科自身刚刚处于形成时期,其完善程度远不能与那些古老的学科同日而语。在大学,化学教授常常由医学教授兼任,化学家常常是学医出身,从药剂师学徒开始接受化学教育在法、德等欧洲国家更为突出。实际上,当时还未出现专门培养化学人才的专业、系、科或其他机构,从事化学研究还未成为一项谋生的职业。几乎所有的化学家都是通过非专业化学教育途径成长起来的,并往往具有非化学专业的一技之长。
在学校教育中,化学键有主要出现在高等学校。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7世纪中叶才形成,大部分的化学知识在18世纪才产生。因此初、中等学校谈不上什么化学教育,最多在专科或实科中等学校有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的传授。高等学校是化学教育的主要基地,主要在一些新建立的高校、非教会高校、非传统型高校中进[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古代化学教育 下一个化学: 化学溯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