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兴市洎水河畔的聚远楼四楼,有一幅浓缩了德兴历史文化的大型铜浮雕壁画。壁画的上半部分,反映的是张潜湿法炼铜工艺流程。
张潜(1025—1105年),北宋炼铜家,德兴市银城镇新营村吴园人。他结合前人经验和自己的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湿法炼铜工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写成《浸铜要略》,因而成为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第一人。这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化学方法炼铜的国家。
开湿法冶金之先河
张潜发明的湿法炼铜,开创了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世界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世界冶金和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
蒙昧时代(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人们打猎打仗都是用树枝、竹竿的。到了石器时代,人们主要是以石器作为劳动的工具和打仗的武器。自从蚩尤氏发明炼铜方法(这是传说,但至少在夏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已发明了炼铜方法)后,人们就开始使用铜刀、铜戟了。这是我国最早的金属器具。大约到到商末周初,我国发明了炼铁技术(炼铁晚于炼铜)。
早期的冶炼方法,主要原理是用火加热铜矿石来提炼铜的,工艺复杂成本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唐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漫游到安徽省一个叫秋浦的地方,写下组诗《秋浦歌》。其中一首,写秋浦的炼铜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个炼铜场,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天地都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了;被炉火映红脸膛的工人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大山谷里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这是一幅瑰丽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李白的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同时,也反映当时炼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情况。
有没有一种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不必只使用火炉等大型熔炼设备,又能节省燃料和人力,在常温下就可以提炼出铜的方法?长久以来,很多从事冶炼的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到了北宋,这种炼铜方法,被德兴人张潜发明出来了。他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阐述了其原理。而这种方法炼铜传入欧洲,是500年后的事。
家风爱读书勤稼穑
张潜,是生于德兴长于德兴的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家庭。“张潜,布衣,博通方技,谙胆水浸铁生铜。”(《宋史》)
据德兴《张氏宗谱》记载,张潜的远祖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张良(刘邦的谋士,被封为留侯)。德兴张氏是由张良的十世孙张协(西晋文学家)系的一支,于唐末黄巢起义时从江淮迁居安徽歙县。北宋初,张潜的高祖父又从歙县迁到“饶州德兴”。
张潜的高祖父迁到德兴,经过努力置下几亩田地,休养生息,临终前嘱咐子孙要“勤稼穑,以耕读为计”(《张氏宗谱》)。到了张潜的父亲辈时,张家人丁兴旺起来,但仍然是过着种田读书的恬静生活。张潜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第六。父母所忧者,乃“稼穑之勤”。他的父亲常对他的兄弟们说:“仕官不至将相,孰若躬为子职之为愉耶。”这意思是说,读书做官做不到将相(大官),还不如在家种田尽孝道愉快。
张家人口多,家产却不多,供不起众子孙读书追求功名。张潜也不想追求功名,但喜欢读书。当长大到能挑能扛的时候,他便放弃了学业,下地种田了。可每日稼穑之余,张潜仍保持着好学不倦的“良习”,“于书无所不窥。尤好《史记》、《三国志》,于天文、地理、人伦之学,尤精。有诗集十卷,长于古风,气格遒正,杯酒间乐章立就。”(《张潜行状碑》)。然而,勤耕读的张潜没有迈入搏取功名的行列,却成了湿法炼铜第一人。
张潜发明了湿法炼铜后,使张家的资产翻了数十倍,成为远近闻名的巨富。张潜创造的财富,给张家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仅张潜一房,就五世同堂。张潜在世时,他有5子2女,孙男23人,孙女16人,曾孙男女30人,玄孙男女4人。此后50年中,张家有10人中进士,“至礼部者”(相当于举人)30人,人称其族“食禄叙封,上下五世,捂绅推之。” 张家成为大姓望族,人多,财丰,势大,也招致朝廷顾忌。后来朝廷下令张家分家析产迁居各地。这样,张潜的五个儿子又成了迁居各地的张氏支祖。张潜的长子张磐留在德兴,延续着德兴张氏一脉。
张潜的第五子张盘迁上饶县旭日街道办前山村桥上自然村。可世居该村的村民却不知村名为何叫“桥上村”,桥到底在哪里?直到2006年7月,上饶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推土时发现该村一座古桥(文物专家鉴定这是座古代的风景桥),83岁的村民张优财拿出张氏宗谱来,一看,才知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