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是张家的花园,原有3座风景桥,桥下有石桌石凳。可见,当时迁到此处的张潜第五子张盘,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寻找简省炼铜法发家致富
张家的经济实力,是张潜发明湿法炼铜后奠定的。
张家人口越来越旺,家庭生计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单靠“稼穑之勤”,是难以让生活好起来的。北宋德兴炼铜业已经很兴旺,有官办的大铜场,也有私营的小型铜场。德兴很多种田人都到铜矿山去采铜矿卖给铜场。张潜是个非常勤快的人,他在农闲时也上山采矿,甚至在镰刀挂上壁的冬天到铜场做临时冶炼工。 采铜矿卖和做临时冶炼工的活很累,赚钱不多,发不了家。张潜很想办个私营炼铜场发家致富,但又没有资金。长久以来,他就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简省的炼铜方法。 上有父母健在,下是子孙满堂,不多的田产,已难以维持庞大的开支了。在田地上、在铜矿山上勤奋劳作了几十年,张家也还是没有富起来。张潜急切找到这种更为简省的炼铜方法。 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已是61岁的张潜终于找到了这种方法。
这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劳作了一天的张潜和往常一样进了书房读书。在烛光下握卷思考,突然,一种无可名状的激动迅速涌满了张潜身体的每个细胞。他猛然想起了信州铅山有人使用“苦泉”(胆泉,硫酸铜水)炼铜的传闻,想起了曾经在书上看过“胆矾水浸铁为铜!”的记载。于是,他把书架上的书一一翻检了一遍,在记载各种工农技能的《神农书》中找到了“胆矾水可浸铁为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木》中找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找到“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样几句记载在发黄书卷之中的文字,使张潜一夜未眠,激动不已。这一激动,引发了一场冶炼史上的技术革命。
铁在胆矾水中能变铜?张潜想:一定是那“胆矾水”和“苦泉”本来就有铜!把铁浸入“胆矾水”和“苦泉”后,“胆矾水”和“苦泉”中的铜就被铁“湿”出来了。那么,找到这种“胆矾水”和“苦泉”,不就可以“湿”出铜来了么?哪里去找这种“胆矾水”和“苦泉”呢?
张潜坚信,只要找出这种可“浸铁为铜”的“铜水”来,他们张家从此就可以富起来了。
“胆矾水浸铁为铜”成为现实
既然德兴山中有铜矿石可以用炉火炼出铜,那么铜矿山一定也有“铜水”(“胆矾水”和“苦泉”)可以用“浸铁”“湿”出铜来。张潜这样推断。 张潜从小就参加体力劳动,虽年已花甲,但下地上山干活如同壮年;人生几十年,“稼穑”之余即上山采铜矿,铜矿山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他都熟悉。所以,他自信自己能在铜矿山中找到这种“铜水”。
德兴铜矿山中有几口泉水因为颜色是墨绿色的、味是苦涩的,被当地人称为“胆泉”。那种泉水应该是“铜水”,即“胆矾水”了。张潜亲自上山找到这几口“胆泉”,用瓦罐分别装了几罐回家,并分别投入铁块。让张潜感到神奇的是,过了十几天,瓦罐里的水变成清水了,罐底沉积下一层红色的“锈”状物。
这红色的“锈”状物,不应该是铁锈,应该是铜粉。张潜这样判断后,做了一个小炉子,把从瓦罐里倒出来的红“锈”放进炉子里熔炼,果真熔炼出了铜。这让张潜大为高兴,一下年轻了20岁。他高兴自己一辈子读书,从书中读出了“胆矾水浸铁为铜”!他高兴自己从小上山采矿,不费工夫就找到了“铜水”!
张潜作出进一步的推理,铜矿山中那些矿井里的积水,也应是渗有铜的“铜水”。因为矿井里的积水也是色墨绿味苦涩的。张潜想起,铜矿山中还有一些小水沟的水,也是如此。这些色墨绿而味苦涩的水也应该是“铜水”了。他又带着瓦罐上山盛了几罐矿井和山沟里的“铜水”回家,通过浸铁后,得了铜粉,又通过小炉子熔炼,得了铜。实验成功了,张潜数十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但是,实验的成功并不等于能进行规模生产,张潜想,既然胆矾水的确能浸铁成铜,就一定能找到规模生产的办法。他决心去找到更多的“铜水”。
张潜先从已经开采的铜矿矿山找起,走过一座山又一座山,穿过一条山沟又一条山沟。他是把德兴的山头沟壑走了个遍,一共找到138条有“铜水”的水沟和32个“胆泉”。于是,他在吴园附近选了一个山坳建起熔炼炉,在有“铜水”的山沟和“胆泉”挖池开槽引水,铺上铁块,“湿”出铜粉,把铜粉挑到熔炼炉熔炼,产出了铜。每出一炉铜,他都详细地做记录。短短几年功夫,他就总结出了浸铁成铜的方法:把生铁锻成薄片,平铺在“铜水”池中浸渍数天至十数天,并用竹扒扒动,待池中水澄清后,放出清水,收集沉积的铜粉,放入熔炉冶炼,就得到生铜,效益相当不错。张潜家很快富了起来。地方上很多人都向他请教,他毫不保守地把这种湿法炼铜操作流程传授给乡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