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美国 李比)。
人工合成二磷酸腺甙(ADP)及三磷酸腺甙(ATP)(英国 托德)。
1948年
分别发现酞菁类有机染料具有半导体性质,开始了有机半导体的研究(英国 埃利,苏联 伏尔坦扬)。
提出多相催化的半导体理论(苏联 伏尔肯斯坦)。
1949年
1949—1955年,用脉冲闪光分解法引起气体低压放电,通过气体平衡的破坏和恢复,研究10亿分之一秒中发生的超速化学反应,从此开始了超速反应的研究(英国 诺里许、泊特)。
用氧18示踪原子,发现植物光合时放出的氧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美国 吉奥寇)。
1950年
发展籽晶熔体引退法拉制元素半导体单晶锗(美国 蒂尔等)。
用 粒子轰击镅和锔制得97号、98号超铀元素锫和锎(美国 西博格、乔梭)。
首次建议纤维状蛋白质分子可以以螺旋的一级形式安排,随后即得大体证实。从血液疾病的研究引入“分子疾病”的观念,认为这是由于蛋白质中反常结构引起(美国 鲍林)。
英、美等国有机磷化物用作农药,并大规模投入生产。
对化合物型硫化铅半导体的机制作了分析(英国 盖比,斑伯雷等)。
1951年
人工合成新型结构的化合物——二茂铁,促进了对这类化合物特殊化学键的研究(英国 基利、波森)。
人工合成类固醇,属非聚合型的复杂化合物,如胆甾醇,皮质酮等,为有机合成的新进展(美国 伍德沃德)。
发明场发射离子显微镜,分辨率2.5埃,第一次照出金属面上的各别原子(美籍德国人 欧·缪勒)。
1952年
用无坩埚区域熔融法提纯元素半导体单晶硅(美国 浦凡)。
发现锑化铟化合物具有半导体性质,开始了三五族、二六族、二四族、二五族、五六族、六三族以及三元化合物型半导体的研究(德国 威尔刻)。
提出络合物结构的配位场理论(英国 欧格耳)。
人工合成吗啡(美国 盖兹)。
提出气液色层分析法,广泛用于分析分离各种气体混合物(英国 阿·马丁、詹姆斯)。
用微生物促成甾体氧化物,解决了人工合成可的松、激素等的困难(美国 振特森、穆赖)。
1953年
引入重原子如金、汞等到蛋白质中,用X射线法确定血红蛋白质的立体结构,这是确定复杂分子结构的新进展(英籍奥地利人 佩鲁茨)。
1953—1954年,通过温度、压力、电场的瞬时扰动平衡法研究水介质中的“超速”离子反应,可达0.1微秒(德国 埃根、李·迈耶尔)。
1953—1954年,确定脑叶催产素中八个氨基酸排列的次序,并进行合成,这是第一个合成的蛋白质激素(美国 杜维格尼奥德)。
1950—1953年,用碳和氮轰击镎和铀,制得99号超铀元素锿;用中子轰击钚制得100号超铀元素镄(美国 乔梭)。
1954年
确定活泼的“二价”碳化合物作为中间体而存在,用以阐明了有关化学反应的机理(美国 多林、埃·霍夫曼)。
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用半导体硅制成第一个太阳能电池。
用齐格勒有机铝及钛的组合催化剂首次合成立体定向高分子(德国 纳塔)。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正式生产泡沸石,即俗称分子筛。
提出多相催化的链反应理论(苏联 谢苗诺夫)。
人工合成马钱子碱、羊毛甾醇、麦角酸、麦角诺文等(美国 伍德武德)。
1955年
1955—1962年,制备大量胆甾相液晶和向列系液晶与研究它们的相变温度效应,并开始研究胆甾相、向列相、近晶相液晶在温度、压力、电场等外界影响下的光学效应。(英国 格雷等)。
从理论上探讨可以存在非阻尼振荡的化学反应,后即发现大量的生物学振荡反应和温度、浓度、电化学的化学振荡反应(比利时 普里皋金)。
1953—1955年,发明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定量分析上得到应用(澳大利亚 沃尔许)。
用 粒子轰击锿制得101号超铀元素钔(美国 西博格)。
1953—1961年,首次确定蛋白质(牛胰岛素)的分子氨基酸顺序结构(英国 桑格)。
确定核甙酸结构与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