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炽灯中充入惰性气体,改善钨丝在真空中的挥发和氧化,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
德国科学家华莱赫,对大量重要天然产物,尤其是香料等进行结构测定,发现它们都具有萜的结构,称为异戊二烯规则。
1910年
英国科学家索迪,提出同位素假说,后又提出放射元素位移法则,放射化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
法籍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提出高能辐射的初级化学过程全是形成离子的观点。
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惰性气体放电,开始生产霓虹灯。
1911年
提出电解质离子在半透膜两边平衡的理论,这种平衡是生物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英国 唐纳)。
发现用特种细菌可以合成丙酮、丁醇等化合物,这是微生物合成的早期工作,以后被用到合成配尼西林、维生素B12等 (以色列、英籍俄国人 维茨曼)。
推得球形粒子流体力学的粘度公式,即被用于胶体(瑞士、美籍德国人 爱因斯坦)。
1912
发现硫化锌晶体X射线衍射,证明了X射线的波性,促进了近代结晶化学的发展(德国 冯·劳厄等)。
提出范德华力是偶极间引力的学说(德国 刻松)。
1911—1913年,确立了有机物的元素碳、氢、硫、氮、磷等几毫克的微量元素分析法(奥地利 普雷格尔)。
提出光化当量定律(瑞士、美籍德国人 爱因斯坦)。
1913年
提出由 粒子散射求得的原子核电荷,可能决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后即为摩斯莱所证实(荷兰 范德布洛克)。
从X光谱发现原子序数定律,是周期律的一个重要进展,并从而开始建立了X射线光谱学(英国 摩斯莱)。
1909—1913年,发明氨的铁催化合成法,投入生产。并以合金钢代替碳钢,解决了高温高压下钢材脆裂的问题(德国 哈伯、波许)。
1913—1918年,开始用示踪原子于无机化学分析,测定了最难溶无机铅盐的溶解度(丹麦籍匈牙利人 赫维赛)。
分离出花色素——花青甙,并阐明了花色素因酸、碱条件不同而引起花的颜色的变化(德国 威尔斯塔特)。
发现组成可变的金属间化合物——“柏托雷体”(俄国 库尔纳可夫)。
发明晶体反射式X射线谱仪,提出X射线反射公式,用于结晶的结构分析。证实在氯化钠晶体中并没有单个的氯化钠分子,而仅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英国 布莱格父子)。
重新精确校定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从不同矿石中,测得铅原子量不同,支持了同位素理论(美国 理查兹)。
发现存在于脂肪中的维生素,从此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美国 麦克可仑)。
镍、铬不锈钢开始获得实际应用(英国 哈德费尔德)。
发明高压加氢催化法,使重油、煤转化为高辛烷值的燃料、优质润滑油、甲醇等,并实现工业化。发明裂解木材成简单分子,进而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醇和糖(德国 伯戈斯)。
1914年
发展了精确测量X光波长的技术,从而发现每个元素 X光谱,支持了波尔的原子壳层模型(瑞士 西格朋)。
1915年
1915—1917年,分别制备战争用毒气,如氯气、光气、芥子气等(德国 哈伯,英国 泡帕)。
1916年
发明粉末法照得X射线干涉图来测定晶体结构,后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荷兰 德拜、谢勒)。
提出经典价键理论的电子学说,以惰性元素外壳电子“八数群”或“八偶律”为基础,指出两原子化合时等或不等地共享电子对,以满足2、8的惰性电子壳层,开始以电子论统一了共价键与离子键(德国 柯塞尔,美国 吉·路易斯)。
提出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理论(美国 兰米尔)。
通过对带极性基团烷基同系物表面能的测量,提出表面膜的分子定向说(美国 兰米尔)。
发现加钴的钨钢具有强磁性,开始了新型磁合金的研究,后即制得具有强磁性、耐蚀、耐震、耐温度变化、价廉的铅镍钴磁钢(日本 本多光太郎)。
1917年
发现化学元素镤(德国 哈恩、迈特纳,英国 索迪等)。
1918年
1918—1923年,提出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英国 沃·路易斯)。
1919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