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和碳化物碳化学公司从石油裂化气制造异丙醇,是石油化学利用的开端。
提出链反应理论,认为在链式反应中每个反应的活性中心,可以连续地引起许多分子(如一万到百万)的反应,用以解释光化、爆炸,以及后来的加成聚合等许多反应(丹麦 约·克里斯琴森,德国 能斯脱)。
将共用电子的观念推广到配位化合物(即络合物),指出配位键的两个电子可以来自同一个原子(英国 西奇维克)。
引入电子等排物的观念,认为有同数目电子的分子可有基本相同的电子结构,这是分子轨道概念的雏形(美国 兰米尔)。
1920年
提出高分子长链的概念,认为淀粉和纤维由葡萄糖失水,蛋白质由氨基酸失水缩聚而成,打破长期以来把高分子看成由许多小分子缔合成胶束的观点,促进高分子化学的建立(德国 斯托丁格)。
提出范德华力是诱导偶极间引力(荷兰 德拜)。
发现乙烯能自行结合成四碳、六碳的化合物,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橡胶性质的巨大分子,对支持斯托丁格高分子理论及发展合成橡胶起了重要作用(美籍比利时人 诺威兰德)。
1918—1920年,发明极谱分析法,它可以对多种可氧化,还原物质同时进行灵敏的定性定量测定,可应用于水液、非水极性溶剂及熔盐。于1926年,与志方益三发明自动极谱仪(捷克 海洛夫斯基,日本 志方益三)。
发现重要香料麝香和香猫酮为16及17元的大环化合物,大环形化合物的环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打破半个世纪前拜耳(1883年)提出的有机物只能形成平面小环的假说(瑞士籍南斯拉夫人 拉齐卡)。
二十年代左右,发现非液晶分子溶于液晶物质时,溶质分子会和溶剂分子一样,处于排列成行的状态(德国 沙普)。
提出氢键的概念,认为氢键是一种较弱的“键”,用以解释水等物质的性质(美国 莱悌默)。
1921年
1921—1923年,从研究酸和碱的催化作用,提出共轭酸碱的理论(丹麦 勃朗斯台特)。
提出电解质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法(美国 吉·路易斯)。
发现四乙基铅为良好的汽油燃烧抗爆剂,开始了抗爆机制的研究(美国 米吉莱)。
1922年
提出所有催化过程形成临界络合物,由络合物的形成和分解决定反应的速度,并推得反应方程式(丹麦 勃朗斯台特)。
将液晶分为三大类:向列相液晶、胆甾相液晶、近晶相液晶(德国 基·费莱德尔)。
1923年
提出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互吸理论,认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每个离子被带异性电荷的离子氛包围,从而影响了离子的运动及其他性质,由此推出离子的活度系数是离子强度的函数(荷兰 德拜,德国 休克尔)。
首次确定辅酶的结构,认识到维生素及铜、钴、镁、钼等人体所需的微量金属都是辅酶的部分(瑞典籍德国人 欧拉·钱儿宾,英国 哈顿)。
用X光分析法,发现化学元素铪(丹麦籍匈牙利人 赫维赛,德国 考斯特儿)。
开始用放射性铅来跟踪它在植物组织体中的吸附和分布,确立了研究有生命过程的放化分析原则,但因铅有毒未被应用(丹麦籍匈牙利人 赫维赛)。
1924年
提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即波尔—梅因史密司—斯通纳构造原则,使周期律的解释建立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丹麦 尼·波尔,美国 梅因史密司,英国 斯通纳)。
发明超离心法(十万倍于重力),研究胶体粒子和高分子的大小及分布,首次测定了蛋白质的分子量(瑞典 斯维特伯格)。
确定罂粟碱、尼古丁等重要生物碱的结构,并开始了从简单分子合成复杂天然有机物的工作(英国 鲁滨逊)。
从光谱发现双原子分子中的电子状态相似于原子中的电子状态(德国 索末菲)。
提出软球分子模型的吸引、排斥近似位垒公式,广泛用于推导物态方程及计算原子、分子问的作用(英国 林纳·简斯)。
以醋纤代替硝纤(1889年开始用的)作照象底片,解决了底片易燃的问题(美国 伊斯特曼)。
1925年
确定吗啡的结构式(英国 鲁滨逊)。
提出分子价电子的能级在所有主要方面与原子价电子的能级基本相同(美国 儿·贝尔格)。
发现化学元素铼,属周期系中最后一个稳定元素,以后发现的均为放射性元素(德国 依·诺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