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瓦·诺台克)。
1926年
1910—1926年,确定醣类具有五环糖和六环糖两种基本结构(英国 霍沃斯)。
提出活化中心的吸附催化假说(美国 兰米尔、塔勒)。
提出中介论,认为有些分子的真实状态不能用任何一个经典结构式来表示,而是介于两个或多个“极限结构”之间的中介状态(英国 英果尔德)。
分别提出磁性盐低温去磁法(美国 吉奥寇,荷兰 德拜)。
1927年
提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理论(荷兰 德拜,美国 盎萨格)。
提出支链反应的理论,用以说明燃烧爆炸过程(苏联 谢苗诺夫,英国 欣谢尔伍德)。
通过X光分析,证实液体的结构是分子近程有序,远程无序,液体分子间存在着利于分子运动的空穴(荷兰 德拜)。
用原电池过程来解释金属的多相催化反应,并用极化和去极来说明催化毒物及催化促进剂的作用(英国 阿姆斯特郎)。
1928年
提出范德华力是色散引力的见解(德国 弗·伦顿)。
提出氢分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的近似处理法,进而推广到其他分子结构的研究,首次把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德国 弗·伦顿、海特勒)。
提出多相催化的电子假说(苏联 罗金斯基)。
1926—1928年,分别对分子中的电子状态按原子轨道进行分类,并初步得出选择分子中电子量子数的规律(美国 马利肯,德国 洪德)。
用原子轨道的线性加和法讨论了氢分子的电子状态,这是分子轨道法的原形,并用轨道重叠的大小来判断键合的能力(美国 鲍林)。
提出处理多电子原子体系问题的“自洽场”近似方法(英国 哈特里)。
1928—1939年,从氮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水分子等近二十种单质及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量热数据,分别求得熵的结果相符,使热力学的统计理论得到有力的支持(美国 吉奥寇)。
发明二烯合成反应,是从链烃合成环烃的重要反应(德国 阿德儿、迪尔斯)。
人工合成氯丁橡胶,是最早切合广泛实用的橡胶,在战争中开始大量代替天然胶(美国 卡罗瑟,美籍比利时人 诺威兰德)。
1929年
分离得两种维生素K,并确定其结构(美国 多伊赛)。
提出晶体场理论,认为在离子晶体中,由于周围离子形成的晶体电场,引起中心离子电子轨道的变化,导致晶体的稳定(美籍德国人 贝蒂)。
提出多相催化的多位假说(苏联 巴兰金)。
确定硅酸盐结构可形成一维长链、二维网格和三维网格(美国 鲍林)。
1921—1929年,逐渐确定正铁血红素的结构是由四个吡咯环所组成的复杂分子(德国 汉·费歇)。
1909—1929年,发现核糖(五碳糖)存在于某些核酸中,发现脱氧核糖,它存在于另一些核酸中,认识到核酸就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这两类(美籍俄国人 勒温)。
发现天然氧是氧的三种同位素的混合物。从此物理学上改用氧16作为原子量标准,而化学上仍用三种同位素的平均值作标准,到1961年国际上改用碳12作为统一标准(美国 吉奥寇)。
1930年
通过大量二元酸与二元胺的缩合,合成高分子纤维丝,而证实高分子长链的结构理论(美国 卡罗瑟)。
1930—1932年,发现偶氮磺胺化合物百浪多息的抗菌性,开始了对这类药物的研究(德国 多麦克)。
首次提出高分子结晶的织构模型,认为高分子的结晶不同于小分子的结晶(德国 赫曼、杰恩格罗斯)。
发现化学元素钫(美国 阿立生、麦非)。
确定全部叶绿素的结构(德国 汉·费歇)。
制得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开始了有机氟的研究(美国 米吉莱)。
将霓虹灯涂以荧光物质后发展了日光灯,逐步代替白炽灯(法国 克劳德)。
1931年
提出分子结构的共振理论,认为有些分子的结构是多个价键结构式共振的结果(美国 鲍林)。
对芳香和共轭体系,开始引入非定位价键的量子力学处理(德国 休克儿)。
首次实现全人工合成的纤维,强度大于粘丝,称为尼龙,于1938年投产,人工合成纤维从此开始(美国 卡罗瑟)。
确定维生素A的结构,在一九三三年合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