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各有千秋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5-13 14:19:02 |
|
|
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一、农业化学性质
肥料施入土壤,与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常被称为农化性质。首先,硝酸根带负电荷,不易被以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吸附,不仅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还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格中,成为固定态铵离子。因此,硝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水流失。而铵态氮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保存”。
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
第三,在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铵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
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比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雨的水田地区施用;铵态氮肥适宜于水田,也适宜于旱地施用,但施用于土壤表面或撒施于水田,氨挥发的损失较大。
二、植物营养生理性质
植物在吸收和代谢这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
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对植物本身是有毒的。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积累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即硝态氮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实际上是氮素”贮备”。这是作物营养生长期间的共性。
第二,植物吸收铵离子时分泌H+,而吸收硝酸根时会释放OH-和HCO3-,因而影响根系环境的pH值,这在溶液培养时更为明显。但铵态氮的酸性增强变化要大于硝态氮的碱性增强作用。这也是溶液培养常用硝态氮作氮源的原因。
第三,不同植物”爱好”不同。适应在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长的喜钙植物优先利用硝态氮,如玉米和多数蔬菜。适应酸性土壤生长的嫌钙植物和适应低氧化还原势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嗜好铵态氮,如茶树、水稻。
“一般说,同时施用两种氮肥,往往能获得作物较高的生长速率和产量。”“同时施用两种形态氮,植物更易调节细胞内pH值和通过消耗少量能量来贮存一部分氮”。两者合适的比例取决于施用的总浓度:浓度低时,不同比例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浓度高时,硝态氮作为主要氮源显示出优越性。
|
上一个化学: 纯净水和矿泉水 下一个化学: 漫话延缓衰老与功能性食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