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8-16 21:32:25 |
|
|
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德国化学家。1868年12月9日生于波兰东南部的布雷斯劳(Breslau)的一个犹太族的药材商家庭里。中学毕业后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学习,主要攻读有机化学,后在柏林大学霍夫曼教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他23岁时获得化学博土学位。他一生主要成就:
(1)研究出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的方法。
许多科学家当时在探求将氮气、氢气和氧气等几种气体,通过一系列化学
反应能制取氨及硝酸。通过氨和硝酸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用来制造肥料和炸药。为了把空气中大量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游离氮固定下来,科学家们探索与研究了100多年,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哈伯大胆设想,仿效根瘤菌固氮作用,把游离态氮跟氢直接合成氨。1904—1913年他在化学平衡理论的指导下,以氢气和氮气为原料,研究氨的合成与分解,并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氨的平衡含量。1908年,他用锇作催化剂、在摄氏550度,150-200个大气压下,成功地得到了含氨百分之六的混和气体,这在当时是个奇迹。后来哈伯在实验室里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型氨合成设备模型。后又实验其他催化剂如氧化铁及少量铈和铬为催化剂,并进行投产的新想,使流程实用化,这个新设想立即为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BASF所接受和采用。1913年建成合成氨工厂,当时日产量为30吨。这个氨的高压合成法是个划时代的工业供氮方法,它开辟了人类直接利用空气游离态氮的途径,开创了高压合成氨的化学方法,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氮肥工业在基本原理上还沿用这种方法。1918年哈伯的这一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从此,他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
(2)第二重大贡献是提出了氨合成中原料气循环使用法。
在高温高压下,氢、氮混和气每次通过合成反应器时只有一小部分发生反应,大部分原料未被利用,为此他提提出了将反应后的混和气体(含氢、氮、氨气)经过冷却装置,使其中的氨气冷凝分离,再将剩余气体用循环压缩机补充压力后送回反应器中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使氨合成结束了实验室阶段,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开辟了道路。
(3)他还研究了火焰中的化学平衡,硝基苯的电解还原,自氧化作用,在电弧中合成氧化氮等一系列化学问题。
哈伯终生引以为憾的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哈伯屈从于统治者的压力,负责研究毒气,以利用氨的氧化制硝酸、制炸药,从而参与了侵略战争。他又制取了氯气、光气和
芥子气等战争用的毒气,他虽得出了最好的使用氯气的结论,然而德国陆军采用了他的建议,在叶甫里市战地施放有毒的氯气。这是哈伯一生中极不光彩的一页,也是他终生最遗憾的大事。他十分痛苦,受到良心的谴责,坚决辞去了化学兵工厂职务,尽管如此,哈伯为美、英、法等国的科学家和人民所憎恶。谴责他犯下了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行。1933年,不满纳粹排除和残杀犹太人政策而辞职赴英讲学。1934年1月29日哈伯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在瑞士的巴塞尔逝世,享年65岁。他的重要著作有《氨合成法》,《工业气体反应热》等。
|
上一个化学: 盖·吕萨克 下一个化学: 地球上最多的金属——铝A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