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8-16 21:32:30 |
|
|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l871—1937)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的纳尔逊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后移居英国。
卢琵福1895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实习,为物理学家汤姆生的学生和助手。1898年,移居加拿大,任马克居耳大学教授,1899年,卢瑟福发现铀射线与X射线不同,铀发射两种射线,一种能使大量原子电离但易被吸收的微粒,他命名为α—射线,
1902年,在加拿大期间,他与英国化学家索迪合作,共同研究了三种放射性元素--镭、钍和锕,提出自然蜕变理论:放射性现象是原子自行蜕变的过程,在蜕变过程中,一种元素的原子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同时放出α粒子和β粒子。这种理论推翻了原子不可分的理论,揭开了物理学史上新的一页,引起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革命。
1907年定居英国,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1908年证实α粒子为氦核,一种只能产生较少电离,但贯穿本领颇强的辐射,命名为β—射线,后证实是电子流。因对亓素的衰变的研究有卓越贡献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声望甚高,与牛顿、法拉第齐名。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提出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这个模型虽不完善,但为人们探索原子内部结构打开了神秘的大门。
1918年以后担任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1919年,卢瑟福用放射性元素钋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获得了氧的同位素,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从此宣告核能研究的新时代的开始。
1920年,卢瑟福预言原子内有中子存在。12年后,他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成为轰击原子核的最佳“炮弹”,为原子核链式反应,释放原子能提供了条件。
卢瑟福最重要的贡献是证实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原子的核式结构,并首次实现元素的人工转变。在教学上,他领导和培育了两代物理学家,他的学生发现了中子,用加速粒子产生人工衰变。
卢瑟福一生博览群书,撰写了大量论文,并出版了多种专著。在1925-1930年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期间,帮助过上千名逃离德国法西斯的避难者。为了纪念卢瑟福在原子物理上的重大贡献,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放射性强度的单位。
|
上一个化学: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火药 下一个化学: 路易斯—— 美国化学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