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时,发现在现在的一些高中化学教辅资料中存在一些用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其中有一项就是在谈及《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时,教辅材料上赫然出现了“惰性气体元素”,当然我们知道其指的是0族元素。但在这里显然是用词不够准确,或是没有表明清楚。要知道,“惰性气体”一说甚至可以要追溯到18世纪,在一些老教材或老教辅上我们才能看到他的“身影”。现在的教科书中,在讲述这一部分知识时,已经是只字不提“惰性气体”,而改作“稀有气体”。(要看到“惰性气体”,也是在一些讲述化学史一类的书上才看得到的。)
在18世纪中叶,化学家们先后发现了现在元素周期表中0族的一些元素,如He(氦)、Ne (氖)、Ar(氩)、Xe(氙)……等。对于这些元素,当时化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想合成其相应的化合物,一直未果。在1916年,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Gilbert N. Lewis)在其“立方原子理论”的基础上使用阿贝格规则(1904年,阿贝格提出阿贝格规则)制定八隅体规则——它指出各个原子趋向组合,令各电子的价层都拥有八个电子,与惰性气体拥有相同的电子排列。简单而言,当组成离子或分子的组成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八个电子,它们便会趋向稳定。由于该规则的出现,理论化学上确实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惰性气体元素化合物合成的实验进展。人们认为惰性气体元素由于遵循八隅体规则,所以不会出现化合物,化学性质很不活泼,这也是其名“惰性”的由来。
1962年,年轻的英国化学家巴特利特(当时29岁,风华正茂)在研究铂的氟化合物时,分离出一种淡红色的固体。在指出这种固体的化学式是O2+(PtF6)—之后,他根据氙(Xe)和氧分子(O2)第一电离能相近的事实,认为用同样的合成条件应当能够得到与O2+(PtF6)—相似的Xe+(PtF6)—,结果获得了成功。并在实验室里用不太激烈的条件合成了第一个稳定的稀有气体元素化合物,揭开了稀有气体元素化学的新的一页。巴特利特的发现和随之而来的种种稀有气体元素化合物的逐一出现,对于化学家们所熟悉的经典原子结构理论和化学键理论无疑是一次强烈的冲击,使人们耳目为之一新。随后,我们都认识到“惰性气体”其实并不“惰”,只是相对于其他一些元素而言,在化学性质上表现的不太活泼而已。在1991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员会公布的《化学名词》中正式规定,把惰性气体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看来,仍延续“惰性气体”的说法已经不合乎事宜了。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
来源:化学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