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温度将引起什么结果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6-12 11:33:54 |
|
|
改变温度对化学反应有多种影响,现分别予以介绍。
(1)在多数情况下,改变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目前教科书上关于这方面的实验内容是:Na2S2O3和H+反应(生成S),(NH4)2S2O8和KI作用(生成I2,和淀粉一起显色)……温度的高低将影响到反应速度的快慢。在温度较高时,反应速度是很快的。但某些反应在温度较高时(仍低于100℃)将出现问题,如I2和淀粉在相对高温下不显色。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S2O2-8和I-的反应速度虽因温度升高而加快,I2和淀粉结合显色;若温度继续升高,S2O2-8和I-的反应速度继续加快,但I2和淀粉不显色,而且I2要升华,这样实验就不准了。
这就表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这条规律时,需注意适当升温,因为升温涉及能源的有效利用,某些副反应的发生,而另一些反应却不易进行了(前述I2和淀粉显色问题)。若不顾具体情况而一味升高温度是不恰当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以前有一位大学生曾在刚参加工作时提出过一个自以为是的“合理化建议”:以升温的办法来加速火药的生产(却未顾及升温可能引起火药的爆炸)!
(2)升温有利于沉淀颗粒的增大,这是由于升温加快了沉淀溶解平衡之故。
实验1
取少量BaCl2液和H2SO4液混合,把含有BaSO4沉淀的液体均分成两份。其中1份立即进行过滤,发现有穿滤(BaSO4颗粒透过滤纸)的现象。
对另一份溶液进行加热,并保持沸热几分钟,冷却后过滤(所用滤纸的规格同前),此时只有较轻的穿滤现象。若前期保持沸热时间足够长,将在过滤时看不到穿滤现象。此外,尚需提及,加热使小颗粒沉淀长成较大颗粒时,颗粒往往变得更纯了。定量分析上就是利用加热(在低于100℃)含有沉淀的溶液的方法使颗粒纯化和长大。这叫做沉淀的熟化。
加热有助于固态物不同型体之间的转化。此外,如加热对Fe2O3·nH2O脱水的影响,已如前述。
(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有明显的影响
显然,温度改变幅度越大,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也越大。对于溶液中的反应,温度改变幅度不可能很大,所以只能对某些化学平衡发生明显的影响。
碘在非极性、弱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它们的溶液呈现紫色、棕褐色等不同的颜色。
实验证明:形成褐色液是溶剂分子以其一对电子和I—I配位。常见的醇、酮等均能提供电子对和I—I配位,所以它们的溶液显褐色。若溶剂提供电子对的能力更强,则溶液颜色向浅黄色过渡(如在水中的颜色);若提供电子对的能力不强,则溶液呈紫色。
由于溶剂的电子对和碘配位,所以在碘与之结合较强的溶剂中溶解度稍大些,同时很容易想象褐色溶液中的碘常较紫色溶液中的碘为活泼。(顺便提及:不要把“相似相溶”规则理解为非极性溶质I2在非极性溶剂CCl4中溶解度必然比它在弱极性溶剂如C2H5OH中大。)
下面几个实验能证实I2和溶剂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合作用及其相对强弱。
实验2
往I2-CHCl3的溶液中逐渐加C2H5OH,溶液的颜色将由紫色向紫红色、红色、棕色转变。这个实验结果表明,C2H5OH和I2的结合力强于CHCl3和I2的结合。现将有关数据列在下后以资参考。
I2溶解于CH3OH、C2H5OH、CCl4时的吸热量分别为7.74,6.90及24.3/kJ·mol-1。另一方面,在上述溶液中发现CH3OH、C2H5OH分别和I2发生明显的配位作用,生成络合物释热分别为7.11、8.79kJ/mol;而在I2和CCl4溶液中未发现明显的络合作用。
从化学平衡原理知:升温不利于上述络合物(释热)的形成,降温则对生成络合物有利。因此,就可能出现某些碘溶液升温时,其颜色(可能)由褐色向紫色方向过渡;反之,溶液颜色可能由紫色转变为棕色。
实验3
I2溶解于石蜡油或油酸酯得褐色液,溶液温度升高达70—80℃时,溶液转变为紫色,冷却到室温时又恢复成褐色。(注:因为油酸酯中有不饱和的双键,而I2能和双键加合,所以I2在油酸酯中的溶液,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能退成无色。)另一方面,I2在CS2中的紫色溶液,当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度时发生紫色向褐色过渡。
尽管上述实验能充分证实:I2和溶剂分子间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及其受温度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含碘的)褐色液受热都能变成紫色液,也不可能所有的紫色液经冷却一定能转变成褐色。前者如I2在(C2H5)2O,乙醚中的棕色液[受热时(C2H5)2O挥发了],后者为I2-CCl4的紫色液。
由以上I2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以想象:碘在两种不混溶溶剂中(其中一种往往是水)的分配比,因温度升高时,I2和溶剂间配位能力减弱,所以其分配系数[c(有机)/c(H2O)]随温度上升而减小。顺便提及,分配比不是溶质在两种不混溶溶剂中溶解度之比。
此外,在加热的条件下,分子(离子)的扩散速度加快,超电势相对变小,因此许多电解生产都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如在~90℃电解NaCl溶液制备NaOH、H2、Cl2。
总之,加热对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的影响是明显的。19世纪末van'tHoff发现许多溶液中反应的速率,当温度升高10℃增快1—2倍(反应速率是原先的2—3倍)
vt+10/vt=2—3
以后又发现,活化能大于300kJ/mol反应的速率极慢,以致在室温下很难用一般实验方法测定其反应速率;又,活化能小于100kJ/mol的反应速度很快,也很难用一般实验方法测定其速度。常温下,能用一般实验方法测定其速度的往往是活化能在150—250kJ/mol的反应(目前已经能用特殊的实验方法测定活化能很小的反应的速率,已经测定的极快反应的速度常数,k高达1011)。升高温度对活化能不同的反应速度的影响也不同。当温度改变幅度相同时,如由20—30℃及由200—210℃,对活化能为150还是250kJ/mol影响更大(请读者考虑)?
又,再请读者考虑,对同一个反应(活化能相同),当温度由20—30℃及200—210℃的两种情况下都升高了10℃,对此所引起的影响何者更大?
|
上一个化学: 甲醇测定方法的改进 下一个化学: 没有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