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式实验(或称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三类,其中演示实验的数量最多。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各种教学场合都可使用。
一、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1.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的过渡,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
3.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
4.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
(一)目的明确
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是根据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点而设置的。教师应仔细钻研大纲,通览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体系和重点,在这个基础上弄清每个演示要给学生
什么知识?建立什么概念?揭示什么原理?要示范哪些实验操作?要发展哪种能力?对于这些,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做演示实验,就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中的规定,让学生看看而已。其结果必然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或引导不当而降低教学效果。
教师根据设备条件或学生实际可以补充一些实验。但补充的演示实验应注意必须符合大纲要求和教材深广度的阶段性。补充实验的选择须符合下列原则:
(1)更容易揭示教材中的概念、原理的实验,而不是扩充教材的范围。
(2)使教材中的重要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感知、理解的实验。
例如:有的教师讲实验室制氯气,除了课本上要求的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外,又补充了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氯酸钾等跟浓盐酸的反应,并且做了简易演示。教师的用心是求“完整”和“一次到位”。这显然是忽视了知识的阶段性,违背了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现阶段的要求。若补充的这些化学反应和实验如果是课外小组对少数学生的辅导提高或高三总复习则另当别论。
如果在讲完卤素一章后的复习课中,补充氯化钠、二氧化锰跟浓硫酸混合加热也能生成氯气的实验是可以的。因为这些属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是概念的灵活运用,并没有超出教材。
有的教师常常认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没什么难懂的,即便是重要物质也常是让学生看看课文或由教师讲述一遍就过去了。例如,初中课本对硫酸物理性质的描述是: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浓硫酸的浓度是98%,密度是1.84克/厘米3。学生当然全能看懂这些文字,但却不能给予学生感知,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因此,“看得懂”却“难记住”。如果在讲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后,随即增补几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动动脑子,效果就不一样了。
用两个不贴标签同样大小的试剂瓶,一个盛半瓶水,另一个盛半瓶浓硫酸,让学生不使用化学方法而应用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分辨哪个盛的是浓硫酸?这样就有启发性。学生必须想一想——把两个瓶分别用手拿起,看哪个重,因之,对浓硫酸“密度大”就印象深刻了。再展示不贴标签大小不同的两个试剂瓶,一个盛半瓶水,另一盛半瓶浓硫酸,要求学生还是应用物理性质分辨哪瓶盛的是浓硫酸?学生想一想之后,会发现若把瓶拿起轻轻摇动,看哪个瓶内液体显得粘稠,就可断定哪瓶是浓硫酸了。因之,浓硫酸呈“油状”,日后就能记忆犹新。如果,再采取每桌上都放一瓶浓硫酸,让每个学生都打开盛浓硫酸的瓶塞,闻一闻有没有气味,对浓硫酸“难挥发”的性质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亲自实践,获得了感知,头脑贮存有实验表象,当然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又如:吸氧腐蚀是很重要的知识,但没有相应的化学实验配合。学生一般的想法是:铁失电子,接受电子的应该是溶液中的某种阳离子(氢离子或金属阳离子),对于得电子的是氧气很不容易接受。为此,补充一个能够说明得电子的确是氧气的吸氧腐蚀的演示实验则属必要的了。关于这个实验的做法,后面有详细说明。
总之,补充演示实验的选择应紧扣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不能脱离教材追求新奇。
(二)保证成功
学生对演示实验总是感兴趣的,他们总想看看将要发生什么新奇的现象。如果演示实验失败了会怎样呢?从教师方面说,即使补做成功,也会影响课时计划的完成,也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威信也必然下降,从学生方面说,不仅他们的心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学习热情下降。所以教师对演示实验的自我要求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为了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课前预试
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率,确与教师本人的经验多少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初教化学课的教师比较认真课前预试,教过几遍的教师有的倒不太认真,可能自认为已经有把握了。但真正到了课堂上,不是因为大意而操作不当,就是因为仪器的清洁、干燥,试剂的纯度、浓度,装置的气密性,管路不通畅或其他事先未估计到的偶然因素造成实验失败。因此,即使有经验的老师,也应坚持预试。把导致实验失败的各种因素都在课前解决,对可能的偶然因素也须充分估计并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对于易损件,课上应有备件。
2.教师开列演示实验用品单,对于所用仪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要求
各校的一般情况是教师开列实验用品单,化学实验员给准备。因为实验员不完全清楚任课教师对该演示实验仪器、药品的具体要求,因此而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是有过的。例如教师开列的稀硝酸(浓度有要求,纯度没说明),实验员可能给拿来一瓶学生实验用的稀硝酸,里面完全可能早已混入杂质,用它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有时就会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现象。如果所用仪器和试剂都有具体要求,实验员按要求准备,那么上述不该有的失败是可以避免的。
3.各年级要有教师专用的演示用仪器和药品
为了演示实验的成功,也为了减少准备演示实验所用的时间,应将试剂跟学生用的分开,而且对浓度、纯度有一定要求的演示实验的试剂和专用仪器要配套单独存放。
4.课前再检查
已经准备好的演示用品,临上课前还应再逐件检查,防止课上缺少什么,如火柴等。
当然,就上述做了充分准备的实验,万一还失败了,怎么办?要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说明真相,千万不要文过饰非,而且一定要补做。
(三)确保安全
演示实验过程中如发生炸伤、烧伤、中毒等事故,不但会影响师生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对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如燃氢实验,必须切实掌握操作关键。
对于有毒或有强烈刺激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氯气等)用量要少并尽量少逸入教室空间。即使没有危险发生,也应该防止因刺激气味使学生萌发对化学实验或化学学科的厌恶心理。如演示实验时,打开门窗,用毕及时移到室外等。
对于虽经采取严格措施仍不能完全防止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实验,则不能选作演示实验。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