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课改 灵活转变教师角色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9-11 11:38:52 |
|
|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多元化。教师面对的是自主性越来越强,个性越来越鲜明的学生,面对的是新课程教学。因此,教师的角色呈现多元化:
⑴知识导师和同学。教师的特殊作用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启迪智慧、解除困惑,开发智力,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可如今,学生们对现代化科技前沿知识的广泛猎取,他们提出尖锐的问题,也会难倒教师,使师生角色在课堂上发生互换不是不可能,教师不能不承认自己知识的缺陷,和学生“同学”,和学生一起成长,是我们明智的选择。再有,新课改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是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回到学生中去,谦虚地聆听“小教师”讲课,教师从中既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建立起学习的主体意识。此模式下,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可谓“同学”,做到教学相长。
⑵校内父母和朋友。教师在校内须像父母一样承担起监护学生的责任,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往往视自己的老师为父母,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对教师信任和依赖,希望教师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学生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的朋友,希望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和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方式和特殊行为。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当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尊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像朋友一样相处。
⑶心理辅导员和知己。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现在的孩子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任性、孤独、脆弱等在一些孩子的行为中或多或少表现出来;单亲、离异子女性格孤癖、自卑;学习紧张、升学压力等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教师就要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做学生的知己和心理辅导员,消除各种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预防各种心理疾患,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心灵的治疗,作好心理保健工作。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⑷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迅速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新课改下,教师既是课程编导,又是学生学习的教练,亲身经历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教师若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写出心得体会,并移植到尚未成功的领域中,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发生质变,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从而脱离教书匠成为研究者。
|
上一个化学: 中学化学实验的初探 下一个化学: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