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建构双层次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9-16 12:02:31 |
|
|
能较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案例中,进行上述的教学设计,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能力,但基于“探究—认识—再探究”的教学理论,可以再补充下面的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在已平衡的天平两端各放一张大小等大的铝片和质量相同的镁带,取出左盘的镁带,在左盘上方燃烧镁带,并使燃烧的火焰位于手的上方。燃烧完全后,学生观察,发现天平偏右。
[提出问题]天平偏右,说明燃烧后白色粉末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小,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师:镁带燃烧产生什么现象?——生:发出耀眼的强光,放热,同时产生白烟,并生成白色粉末。师:白烟是什么?——生:气态的氧化镁小颗粒。师:
对,所以M(Mg)+M(O2)=M(白烟)+M(白色粉末)。师:
分析第一次天平的指针为什么偏左?第二次天平的指针为什么偏右?(提示:两次实验老师的火焰方向不同,可以从燃烧是否充分的角度思考)
[学生回答]生1:火焰向上,镁条燃烧缓慢,产生白烟多,所以留下的白色粉末相对少。所以指针偏右。生2:火焰向下,镁条燃烧充分,产生白烟少,所以留下的白色粉末相对多。所以指针偏左。
[师生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分析基本到位。如果用数学表达式则可以写成:
当M(白烟)>M(O2)则M(白色粉末)<M(Mg)指针偏右
当M(白烟)<M(O2)则M(白色粉末)>M(Mg)指针偏左
当M(白烟)=M(O2)则M(白色粉末)=M(Mg)指针不变
分析上述两个不同的案例:学生在第一次探究中,看到天平偏左的现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很快得出产生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反应时氧气参加了反应,导致了生成物的增重,探究的结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教师通过设计第二次探究的内容,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了与第一次相反的结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了矛盾,这时也是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到了产生“违背自己认识”现象的原因,使学生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升华,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性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认识—再探究”的教学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该种教学过程的主体还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
评价、表达与交流八大要素。[4]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
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细心体会可以发现在科学探究能力要素的基本体系中,“提出问题”是列为首位,其它七个要素都是围绕问题解决而展开。因此,选择提出的问题是该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通常在实施“探究—认识—再探究”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两次探究提出的问题均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不能违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任意地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衡量学生。
②第一次探究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持续性,学生能在解决此问题的基础上发现第二次探究新的问题,同时第二次探究的问题也必须有可探究性,通过双重问题的探究,能让学生体会到“事物之间的辩证和统一”的哲学观。
③所有问题要在遵循基础性、科学性、情景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下,以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引起学生恰当的认知冲突为主要出发点,尽量从学生能轻身体会的、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考虑,设置一些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新颖的问题。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化学: 混淆了好久的碱石灰的真正成分 下一个化学: 如何评价目前各地广泛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