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素质探析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24 23:01:01 |
|
|
一、教师的一般心理现象与心理素质
今年,我国权威机构曾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有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性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在繁重辛劳的工作中能保持身体健康者为数不多,带病工作似乎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的特征;许多教师存在健康问题,不少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调查机构同时也明确指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诸多心理压力,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如孤僻、易怒、轻率、自卑、压抑、困惑等等。过重的工作压力、过高的社会期望值以及新闻舆论的求全责备,常常使中小学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扭曲。在此,我还想向同志们阐述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现象。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之人,这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现象同样也包含着我们教师这一群体。
一般情况下,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沾上精神疾病的名称。
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竞争上岗、学历考试,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儿童,如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构想的内容当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比如:是不是得罪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5、恐怖感: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往下跳,甚至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是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种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按医生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挂倾向,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谈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8、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本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人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那么,什么是教师心理素质呢?这地方我想引用中国心理学权威的观点。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将教师心理素质定义为:“教师心理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我个人以为,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的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教师心理素质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既是教师角色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教师个性的社会化过程。教师心理素质虽说是一个体现象,但其发展的好坏,对教师职业角色影响作用的大小,却受制于社会发展及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当社会发展为教师主动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意识空间和选择空间的时候,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主动性和决定性才会在个体现实工作中体现出来。因此,完善的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主要标志。教师的心理素质它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的个性心理因素;它泛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功能状态和水平,包括教师角色认知、角色体验、教师自我意识、教师品格等因素。而狭义的教师心理素质,应该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表现为两个方面:当教育要求与个人需要相矛盾的个体的[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教师心理健康六项指标 下一个化学: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四大毒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