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化学史大事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26 12:15:15 |
|
|
的标准,直到1961年国际上才改用C-12=12作为统一标准
德国布特南特等人分离并阐明性激素的结构
1931年 鲁卡斯等发明电子显微镜
美国鲍林和斯莱特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1932年 发现重氢和重水(美国尤里)
查德威克在人工核反应中发现中子
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1857年法国,1868年德国,1876美国,1878日本)
1933年 鲍林提出分子结构共振理论;春克尔制成丁苯橡胶
1934年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钋的α粒子轰击硼、铝和镁等,发现人工放射性;英国福西特等制成高压聚乙烯;英国卢瑟福发现氚;库恩提出高分子链的统计理论
1935年 合成纤维问世(尼龙-66)(美国人卡罗泽斯);美国艾林、英国波拉尼和埃文斯提出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英国亚当斯和霍姆斯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1937年 合成维生素A成功(库恩)
美国化学家劳伦斯用回旋加速器第一次人工制造出一种新元素—锝
德国拜尔制成聚氨酯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开始生产软质聚氯乙烯
1938年 德国哈恩和史特拉斯曼发现铀的裂变
德国施拉克制成聚己内酰胺
1939年 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生产尼龙纤维,从此化学纤维开始取代天然纤维
法国佩雷发现元素钫
美国氟洛里提出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
1940年 德国化学家菲舍尔揭示了叶绿素化学结构的奥秘
美国西博格、艾贝尔森和麦克米伦等用人工核反应制备超铀元素93号镎和94号钚,揭开了人工合成新元素的序幕
美国塞格雷发现元素砹
1941年 合成有机硅聚合物(海德和罗翅)
弗洛累分离出纯青霉素,被用于医药
1942年 侯氏制碱法研究成功,对氨碱法做了重大改革(中国侯德榜1890--1974)
美国费米等人利用铀核裂变释放出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大规模应用原子能的开始
美国佛洛里和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论
1943年 挪威哈塞尔发展了构象的概念;美国瓦克斯曼从琏霉素菌析离出琏霉素
1944年 人工合成超铀元素镅、锔(美国西博格等);美国伍德沃德合成奎宁碱;美国西博格建立锕系理论
1945年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用铀-235和钚-239制成第一颗原子弹;美国马宁斯基和格林丁宁分离出金属钜
1949年 美国汤普森、吉奥索和西博格人工制得金属锫
1950年 提出蛋白质的α-螺旋体结构(鲍林Pauling, 1901--)
英国巴斯顿提出构象分析理论
辐射化学成为一门学科
美国汤普森、斯特里特、吉奥索和西博格人工制得金属锎
瓦克斯曼、杜轧尔和芬雷等分别分离出琏霉素、金霉素、土霉素
俄国卡尔金提出非晶态高聚物的三种物理状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1952年 美国特勒等发明了氢弹,实现了轻元素的热核爆炸
美国吉奥索等从氢弹试验后的沉降物中发现了锿和镄元素
美国欧格尔提出络合物的配位场理论
日本福井谦一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英国詹姆斯和马丁发明了气液色谱
1953年 乙烯的催化常压聚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下一个化学: 如何记忆化学方程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