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几点想法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2-19 10:26:21 |
|
|
,而不是唯一,也有可能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并不能完全体现课程标准的目的,不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从而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完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将左右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及与化学有关的知识结构。
如何把教师希望的认知能力及与化学有关的知识构架移栽到学生已有的能力、知识结构中,才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而,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及与化学有关的知识结构显得尤其重要,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我们随便写写画画,而是一片“茺原”,已经生长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这需要我们去开拓!去耕耘!去挖掘有价值(也许相对于我们而言)的品种,再进行嫁接,从而构建化学知识的框架。
所以,我们工作的绩效主要是通过学生为载体表现出来,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不同,我们的“产品”是不断成长变化的鲜活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思想性和基质。学生的认知能力及与化学有关的知识结构状况,直接影响我们“移栽”的方式。就像建筑工程师设计大楼一样,只有了解了相应的地质结构,才能决定怎样打基础,决定上面的建筑怎样设计才安全、稳固。
凡是优秀的教师,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一眼就看出学生的“底子”,看出学生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再加以引导,从而适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尽量使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方式获得自己相应的化学认知能力和化学知识构架,从而感到不同程度学习的成功和兴趣。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完成或达到我们所设定的目的。
虽然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化学知识(化学用品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不一样,对生活中所接触的化学知识肯定也不一样,我们给学生提供的知识快餐也必须丰富多彩,尽量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让一部分学生兴趣昂然,另外一些学生莫明其妙,或无可奈何,形成一种人人能够参与,人人都想参与的氛围,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把握所面对的化学知识在考试中的展现形式。
课程的实施状况,课程标准的实现程度,大多都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特别是初中教育阶段,“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的教学,判定“素质”的高低。此外当然也有其它方式,但这是主要的。中考试题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而把握所面对的化学知识在考试中的展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展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准确性。
如:2007年某市的一道中考题:
(4)小李观察到老师每次拿镁条来做实验时,镁条表面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用砂布擦去才露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他请教老师后知道,这层“外衣”是镁条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化合生成的一种化合物。他猜想,可能是MgO,也可能是Mg(OH)2.老师引导他分析,该“外衣”不可能是MgO,原因是
(5)小李收集了一些干燥的该“外衣”,放入一个与空气、其他物质相隔绝的容器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入装有干燥剂(只吸收水分,不产生新的气体)的干燥管和装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结果,干燥管质量增加,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①该“外衣”不可能是Mg(OH)2,原因是(不能只答实验现象)
②组成该“外衣”的所有元素的元素名符号是
③参加反应生成该”外衣”的所有物质是
这道试题就从“能力”的角度考察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相应的物质构成和化学用语知识,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试题类型,我们在教学中,就利用这些典型的例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考题的科学性还是比较强的,利用中考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高分低能”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大智若愚”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要被“考试=应试教育”的烟雾所迷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于对试题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出题的人如何设置试题来体现课程标准,把握了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把握扩展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否则瞎子摸鱼、大海捞针,效率怎能提高?这也是“省时省力”的技巧之一吧,值得我们探讨。
四、研究最实用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学好化学的几个小绝招 下一个化学: 在化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