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建议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3-23 13:52:49 |
|
|
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最重要的是在高三阶段,由于学习强度大,来自个方面的压力增多,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对成绩的忧虑,对前途的担心,对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厌烦等等,以及父母过高的期望、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到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
从高三学生咨询的实际情况中发现,发现高三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是高三来访者中被咨询得最多的问题。多数学生述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有动力;有时想认真学习但缺乏恒心等。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通俗地讲,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即是一个注意紧张状态,学习者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
可以尝试以下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制法: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消极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第二步,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交替学习,不要在长时间内专注于某一科;劳逸结合,在课间适当的休息,放松自己。第三步,尽快着手已定的复习计划,按计划学习,直到完成。此外可以试用一下“根特集中注意训练法”。根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在读书前或考虑问题时,透过窗户凝视远方的屋顶上的风向标箭头,对学习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读书前或思考问题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选择固定的一点,一边凝视一边思索,无形之中注意力就会集中成一点,长期坚持下去定会收到效果。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内部动机是一种比较稳定、持久的动机,所以在激发学习动机时,应当特别注意内部动机的作用,尽可能使内部动机在动机体系中占主体地位。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校部分高三学生由于在某一学科上基础较差,取得的成绩不理想,有放弃学习的冲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要尽可能的关注这些学生,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不少高三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烦乱、徘徊甚至停滞等现象,从而导致心绪不宁,这多半是缺乏热情和毅力。学生进入高三,整天埋首书山,葬身题海,学得昏昏沉沉,昏天黑地,抬头只看黑板,俯首尽是笔记,怎一个“累”字了得。其实高三最需要热情,需要对学习、对未来充满热情,像球迷对球赛、作家对文学、fans对偶像、网虫对Internet一样。如果我们对心中那座景色迷人的大学校园想追星族一样热情,对知识像偶像一样的钟爱,哪还会有烦躁和不快?另一种排遣学习不适的品质就是毅力。缺乏毅力的人容易被失败和挫折打倒,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孜孜不倦地执着于学业的人根本无暇让烦恼、担忧和不安光顾。他们从一道题到另一道题,从这门功课到那门功课,不怕失败、不会灰心、也不会满足,他们一步步地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二、自信心问题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基础差而丧失信心。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道:“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
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高考前心理辅导:自我备考保持好心态 下一个化学: 高考适度紧张是最好状态 心理专家传授绝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