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准备:保持规律生活 做好生理准备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4-7 14:59:27 |
|
|
一.调节生物节律
影响考生的生物节律主要有两种:生物钟和情绪周期。我们发现,很多考生的生物钟在考前复习时,已经被打乱了。有的考生一天中的黄金时间在晚上十点以后,甚至是凌晨一两点钟。到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生理上很疲劳,心理上很疲倦;下午3点左右,都已经支撑不了了。但高考的时间是上午9点~11点和下午3点~5点,考生应该把自己的生物钟,尤其是每天的黄金时间调整到与高考时间相一致,才有利于正常发挥。从现在开始,每天上午9点~11点和下午3点~5点做一些综合性的题,在这段时间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的流畅性。不要到了考试时,因自己的状态不好而影响了正常发挥。还可以每天晚上提前10~20分钟睡觉,尽量将自己的睡眠时间提前到每晚的11点以前。当然,每位考生有自己的个体差异,不强求与这个时间完全一致。
生物节律还应注重情绪周期的调节。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周期一般为28天,分为兴奋期、低落期和临界期三个阶段。考生处于兴奋期,自己会感觉到心情舒畅愉悦,做事积极主动,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在兴奋期,考生的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活跃,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考生应该把握自己的情绪周期,尽量将兴奋期调整到高考的那几天。当然,如果你的情绪兴奋期不处于高考这几天,你也不必焦虑。如果你的情绪正处于低落期和临界期,就要尽量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这些负面情绪包括生气、愤怒、焦虑、郁闷、消沉、痛苦、伤心等,它是影响考试正常发挥的消极情绪。如果不得已发生了,要掌握一些情绪的调节方法,尽量缩短负面情绪存在的时间,从而减少它对心理的消极影响。比如,考生可以通过讲笑话、幽默等,提高情绪的兴奋程度。
二.进行体育锻炼
由于高三很多考生担心体育锻炼挤占了复习时间,导致锻炼少,甚至不锻炼的情况普遍存在。其实不然,考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体育锻炼是一种体力劳动,复习是一种脑力劳动,二者需要交叉协调。对于长时间处于高压力、高紧张状态下的考生,运动可以及时消除疲劳,转移注意力,恢复身体平衡,消除紧张感。通过运动,考生可以劳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考生如何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呢?
一是进行有氧运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舞等。二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清扫屋子等。如果进行有氧运动,不能运动过于剧烈,还要注意安全,不要出现意外事故。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可控制在30~60分钟。
三.保证良好睡眠
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一两天不睡觉,会产生疲劳感,精神不能集中。连续三天不睡觉,会出现眼、手震颤,动作笨拙,思维迟钝、判断力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不合逻辑、烦躁易怒等,个别严重的还会出现错觉和幻觉。因此,睡眠对个体维持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现,很多高三考生因考前紧张出现了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睡眠紊乱、早醒和贪睡四种情况。这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考生精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受到阻碍和抑制,学习效率低下,考试错误率上升。长期如此,还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出现神经衰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在6~8小时。要改善睡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搞好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意识中应树立学就是学,休息就是休息的观念;同时学会一些减压方法,如运动减压、观念减压、营养减压、幽默减压、音乐减压等,这可有效地减轻紧张感和焦虑感。
二是合理安排学习与锻炼时间,做到交叉安排,劳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
三是进行神经肌肉放松训练,每天晚上睡前从手、面部、肩部、腰部,一直到臀部、大腿、小腿、脚趾进行系统放松。如果做完一遍还无法进入睡眠,可进行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入睡为止。
四是养成午睡的习惯。如果夜间睡得少,睡眠质量不高,可以通过午睡来调节。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应在10~30分钟。不要小瞧这一点工夫,中午睡10分钟相当于晚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深度睡眠,它能让你在下午保持充沛的精力。
四.注重身体营养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正常发挥的生理保证。另外,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克服高考考前疲劳 专家提点科学休息法 下一个化学: 科学中的美和对美的追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