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教互学,智慧共享”学习模式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4-30 12:17:40 |
|
|
提出“互教互学,智慧共享”的概念,我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事实上也承受着“自我标榜”、“乱造名词”的压力。从私心上讲,我不愿意完全翻版西方教育人的名词,也不愿意整日重复课改专家的概念,因为,这些名词已经盖棺定论或者约定俗成,很难把中国的民族教育传统精华和论述揉入其中。本土化了的课堂实践,是这些名词难以包含的,照搬“自主合作”之类恐怕误导一线教师。
对于什么是“互教互学”,我已经诠释过内涵,“互教互学”不同于“
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分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根据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分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根据学习的组织形式,分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根据新旧知识经验是否有实质性联系,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互教互学”是从“学习关系上(师生、生生)”的角度进行定义的,与之相区别的当然是教师的“独角戏”了。这与
李镇西博士“共享式”教学的界定相同,或者说得到了启发吧。
对于“智慧共享”的界定,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完整的准确的定义,“知识共享”是有界定的。“知识共享可以定义成:知识从一个人、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到另一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其实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还有一个比较接近企业的解释: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创新,实现组织的知识增值。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共享才能得到发展,知识的共享范围越广,其利用、增值的效果越好。知识只有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众所周知,知识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组织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即知识创新。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首要条件。知识不能共享,知识创新就不可能发生”。我想“智慧共享”应该是与“知识共享”相通的,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共享知识、共享思想、共享智慧、共享价值和情感,实现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享生命体验的文化实践过程”。能否我们这样思考:智慧共享是智慧提升和知识创新的首要条件。智慧共享是智慧???是指师生展示智慧和增长生命智慧的活动。
附:
难以实现的“共享”——论李镇西博士“共享式”对话情境教学的几个阙漏
作者:颜宏京文章来源: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李镇西博士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描绘了课堂师生关系呈现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填鸭式”;第二种“诱导式”;第三种“共享式”。关于“共享式”,他为我们勾画了这样一幅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第三种“共享式”是李博士所提倡的、理想中的课堂对话情境教学(为什么说是理想中,因为李博士说这种教学境界目前课堂上还为实现),确实是一幅极具诱惑力与亲和力的图景,让人看了怦然心动。但心动之余,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教学境界,理想的让人迷失方向。当它与现实的教学情景发生碰撞时,便会暴露出以下几个阙漏。
一、忽视个体差异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在性格、情感、兴趣、能力、认知、习惯态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越是小学生,这种差异就越明显);所表现出来的,如:有的宁静、有的好动、有的冲动、有的沉稳、有的贪玩、有的好学、、有的认真、有的马虎……课堂就是由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们组成的,我们必须看清和承认这一点。带着这个认识,我们再来审视李博士勾画的图景:在师生无拘无束地共同品尝美味食物、畅谈各自感受的时候,必定有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食物以外的事物上,有学生直接就不想吃(尽管是美味的食物),有学生囫囵吞枣感受不到品尝的快乐,有学生只吃而不发言,有学生旁若无人的胡言乱语……这其中任何一个情景都将导致李博士的“共享”难以维持。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顾及到个体差异呢?“没有市场的填鸭式”?“方兴未艾的诱导式”?肯定也不行。一番思忖之后,我觉得正是这三种方式的有机结合。他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异化的蜕变,而是一种继承性的改善,改善[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干菜烧肉时放些糖有什么作用 下一个化学: 高三冲刺 抓弱科还是钻强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