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专业结合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强调自己的毕业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等特点,两校学生本科毕业后的走向不太一样,前者比后者读研的比率高,后者比前者就业的机会多.所以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对长期发展的想法.
如果孩子毕业后打算在国内继续读研,那么在选择学校时,应该优先考虑综合类的、研究型的大学,这类学校一般来说学科齐全、专业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一流的实验环境,同时承担许多大型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如果孩子毕业后有志于出国继续深造,那么在选择学校时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本科期间修读的专业是否便于原路径或跨专业申请国外院校,是否与自己心仪国家的某院校一直有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等;如果孩子决定毕业后倾向于直接就业,那么在选择学校时,应优先考虑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重点的大学.
总之,在填报志愿这件事情上,高三家长应尽职尽责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属于自己的这部分工作.但同时又绝对不能大包大揽地替孩子做主,因为这四年的大学是要孩子本人去读的,未来的人生也是要由孩子自己去面对.所以,在志愿问题上如果跟孩子暂时不能达成共识的话,一定要尽量跟孩子多沟通、多交换意见.
动手:有哪些可以提前做?
首先,填报志愿前家长应该事先吃透高校的录取规则.
高考录取,是按照高校制定的《招生章程》进行.有一些高三家长,事先没有去研读高校的《招生章程》,没有在录取规则上做足功课,直到陷入被动之后才开始着急起来.去年有一个很轰动的案例,相信不少家长都听说过.广东珠海一名高三学生参加高考后,以612分的成绩报考成都某大学,超出该校在当地的提档线8分,但是却出乎意料地落榜了.由于看到低于自己考分的同学反而被录取,自然想到其中一定有猫腻,于是家长一纸诉状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以及该大学告上了法庭.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法院最终的裁定结果是被告方胜诉,因为该大学的录取过程完全符合其事先公示的《招生章程》中"志愿清、专业清"的规则,录取结果合法有效.
尽管我很同情这位考生的遭遇,但看到他的父亲在其后的很长时间里,执着地奔波于珠海和成都两地讨说法,不禁心生感慨.如果这位父亲把这份时间和精力用于填报志愿之前,对孩子所报院校的录取规则进行深入的了解,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以此为鉴,希望高三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前,一定要细细研读高校的《招生章程》,其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分规定现在绝大部分高校在提档时,都承认教育部和省(区、市)招办的政策性加分(不叠加,最多不超过20分),但在安排进专业时政策就有所不同.有的进档后一律去掉所有照顾加分,按实考分排队选专业;有的录取进专业时去掉省(区、市)招办的地方性优惠分,只以教育部认可的加分为准;有的直接按投档分数(含政策性加分)选专业.所以,无论孩子是否有加分,都要关注这方面情况,以便扬长避短.
2 .专业录取规则高校提档后专业按什么规则录取,这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前面所举的那位珠海考生的例子,就是因为不清楚专业级差的特殊规定,志愿表中的专业排序不合理,从而导致其高分落榜.因此家长在报志愿前必须要明白,不同的学校,设定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同的,常见的有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两种方式,有的院校还有分数级差.弄清楚并利用好学校的这些级差规则,才能为孩子的志愿填报成功增加机会.
3.单科成绩要求《招生章程》中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也绝对不能忽视,其中最常见的写法就是:报考某一专业的考生某某科目要求成绩在多少分数以上、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数学或英语单科成绩高分者……作为家长,了解并斟酌一下孩子高考时的单科成绩是否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就可以提前躲开风险,或者扬长避短选择专业.
4 .体检要求多数学校在《招生章程》中仅简单说明一句:"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