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指出:高考后考生更需呵护关注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6-15 11:29:19 |
|
|
心理指导专家提示,备受瞩目的高考备受瞩目的高考虽然已经过去,考生和家长们可稍微松口气,但所谓的“后高考期”依然十分关键,如要估分、填报志愿等,既充满期待,又伴有焦虑,考生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冲突甚至心理危机。王彬老师特别提醒,家长们对考生在考后更需要关注与呵护。
据介绍,考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放纵型心理状态,这种类型占多数。很多考生考完最后一科,他们的释放也便开始了。通常,他们会选择狂欢聚会,紧接着无休止地打游戏、上网、看电视等。他们觉得终于熬出头了,必须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因此毫无节制地玩儿。有些考生甚至于沾染不良习惯,有损身心健康。
考前高度紧张,考后突然释放,必然对人的生理心理系统冲击较大。因此,专家建议考生要适当而渐进性地放松,不宜过于放纵。况且这一时期还有估分、填报志愿等重要的事情要做。
其二是情绪低落型心理状态。部分考生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估完分后,觉得自己会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情绪越发变得低落。这类考生会伴有寝食不安、神情恍惚、闭门不出等表现,严重者还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高考后这段时间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考生要学会接纳现实。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要学会及时宽慰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此外,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尝试着多做些事情,如找人倾诉聊天、到户外做活动、看看电视,等等。建议家有这类考生的家长,不要给孩子压力,更不要有埋怨和指责。多与孩子沟通,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正确引导,陪伴孩子平安度过这段等待期。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情况,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疏导,必要时要向专业心理机构求助。
其三是焦虑型心理状态。部分考生在高考过后,对自己的评估和目标不太自信,会陷入长期的焦虑之中。做什么事都不踏实,无所适从。有时心里空落落的,特别无聊,时常茫然不知所措,仿佛像丢了魂儿一样。这是由于许多考生考后还未及时在意识上调整过来,从而表现为做事不专心。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在等待录取结果的过程中,无论是考生或考生父母,都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专家建议考生家长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外出运动转移注意力。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考生要加强自我调理,适度地与同学结伴儿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儿家务。
|
上一个化学: 暑假减压:高考生七种丰富暑假的减压手段 下一个化学: 高考考生热衷考后游 7月初或现旅游高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