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未来不在于状元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6-30 10:45:45 |
|
|
据报道,山东、辽宁、广东等省不再公布高考状元信息,停止向高校提供高分考生详细排名。而北大清华等名校招生组都急于掌握高分生情况,北大已赴各地联系情况,而清华呼吁高分生与其联系。
不可否认,无论中外欧美,分数都是一种衡量人才的普适手段,争抢状元郎也是高校本性使然。然而在既有教育模式的缺陷之下,考生分数恐怕要大打折扣,这注定高校不能唯“分数”为准。退一步讲,在高分优先录取的竞争规则下,高校对状元郎的媚态已然让人汗颜。
说来也怪,拉拢高分生本就是高校追逐,但逐到这种狼狈还真是少见。尽管清华北大一贯放低这种高分姿态,但其录取模式还是备受诟病。无论如何,状元之争几乎成为清华北大的家内事;而每当高校拿钱钟书、蒋方舟的例子来佐证其胸襟时,它们也注定是捉襟见肘。其实,状元们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高校,但清华北大每年制造的“抢状元”幻象,让这些高分生们往往精神麻痹。
关键是,它们是如何制造这些幻象的?从很大程度上,高校的功夫都用在了装点门面上。门面要好看,首先要有状元郎撑着。每年花在争抢高分生、吸收人才的精力上,清华北大都会在所不惜——但这样的后果,就是人家会说自己将多少庸才变为人才;而清华北大只会说囊括了多少状元,而不言“巨擘、大师”。高校们依靠争抢状元造成实力很强的幻象,恐怕误导麻痹的不止是考生。
高校拼抢状元,实际上就是对状元的变相炒作,也可见整个教育环境下的功利和狭隘。而一所高校的能耐,不是看它引进多少状元,而是把多少状元们变成了学界大腕、精英领袖等。所以,依我之见,清华北大还是消停点为好。专心下来把学术搞好,多培育几个人才,人家就高看你一眼,到时候状元报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要是把状元们都掳过来,却大多变成“方仲永”,迟早要砸自己的招牌。
|
上一个化学: 高考状元热为什么总降不了温 下一个化学: “高考状元”炒作 热了谁 痛了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