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古代方术之士有一招点石成金的招术,将铜币(铜片)放入锌粉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以将铜币(铜片)变成银币(银片),在置于火中加热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金币(金片),如魔术师般地点铜成银和点铜成金。
示范步骤
1.在蒸发皿内加入5g的锌粉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可完全覆盖锌粉即可,约蒸发皿的三分之一满),如图一所示。
2.加热溶液直到接近沸腾为止。
3.放入铜币(本实验以铜片取代),继续加热3~4分钟。
4.取出铜币,再用滴管取水冲洗之,铜币(铜片)变成银币(银片)。
5.用纸巾擦干,但切勿搓磨硬币的表面。
6.将此硬币(银币或银片)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烘烤,此硬币表面变成金光闪闪的金币(金片),如图二所示。

溶液和器材
1.6M氢氧化钠溶液:取60g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250mL水中。
2.蒸发皿一个,酒精灯一座,三脚架一支,石绵心网一张。
3.5g锌粉,铜币数枚(可用铜片代替铜片,铜币或铜片应先用卫生纸擦拭干净)。
原理和概念
本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式为:
(1)NaOH(aq)+Zn(s)→Na2ZnO2(aq)+H2(g)。氢氧化钠与锌产生新的化合物
(2)Zn2+(aq)+Cu(s)→Cu2++Zn(s)。锌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锌而后附于铜币(铜片)表面,本反应式一定要加热才会发生,由非自发反应变成自发性反应,此时铜币(铜片)表面的颜色为银色,很像银币(银片)
(3)Zn(s)+Cu(s)→黄铜/锌铜合金。必须加热才能使锌与铜能够融化在一起,此很像银币(银片)表面的合金比率改变,锌比率变大,造成看起来像金币(金片)。
实验说明
1.经过溶液浸煮之后的铜币(铜片)不可用卫生纸用力擦拭,否则会把附着于表面的锌擦掉了。
2.黄铜的成分为60~82%的铜与18~40%的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