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
1.活性大的金属例如镁,和酸作用会产生氢气。2H+(aq)+Mg(s)→H2(g)+Mg2+(aq)
2.所产生的氢气在含沙拉脱的盐酸溶液中会形成许多泡沫。
3.当这些泡沫遇到火时会发生爆鸣声,泡沫的量越多爆鸣声越大,因为泡沫内所含的氢气具有可燃性。
试剂和仪器:
1.镁带少许;2.3M盐酸溶液200-300mL;3.刮勺一支;4.火柴棒若干;5.250mL烧杯一个;6.沙拉脱一小滴。
实验步骤:
(实验中最好戴安全眼镜)
1.取两片长约5公分的镁带。
2.将镁带放入约3M盐酸溶液中。
3.由于镁带遇酸会产生氢气,此时盐酸溶液会开始产生气泡,如图一所示。但是因为事先在溶液中加入微量的沙拉脱,故产生了许多含有氢气的泡沫,如图二所示。
4.最后用刮勺挖取些许的泡沫,置于桌上,如图三所示。
5.再用点燃的火材棒试之,观察变化,如图四所示。

图一镁带遇
到盐酸产生氢气
图二氢气产生
后形成大量的泡沫
图三用刮
勺挖出泡沫
图四点火瞬
间会产生爆鸣声
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等太久才开始引燃氢气泡沫,否则氢气会透过泡沫膜而逸散到空气中,这样会无法点燃而产生爆鸣声。
2.除了镁带以外,还可以使用其它活性金属例如铝片、锌片等。
3.不要使用硝酸,因为它会在金属铝的表面形成氧化物。
4.不可直接在产生氢气的烧杯中点火,因为大量的氢气爆炸可能有危险性(例如把烧杯炸碎而伤害到周围学生),应该先用刮勺挖取少许泡沫,再另外点燃比较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