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化学解题中的障碍及其克服九法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1-7 12:36:20 |
|
|
学生在解题中,会遇到一些来自知识、方法或心理方面的障碍,只有注意解决这些障碍,才能使学习顺利进行。
1.先入为主
例“铝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也能跟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所以铝是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的两种性质的单质。”对吗?
不少同学认为这句话是对的。这是铝的两性概念的原有旧知识的负迁移现象,铝是两性元素。但其两性表现在化合态的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而游离态的单质铝却是只有典型的金属性,在它与酸、碱溶液反应时都是失去电子而表现出金属性。显然,上述错误判断是学生对“两性”旧知识的“成见”,产生了对新问题的“先入为主”的干扰,为了消除“先入为主”,应采取对比的方法,找出类似概念的区别,划清类似知识的界限。同时,教学时要加强理解,提炼概念的本质,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以发挥知识的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克服负迁移的消极作用。
2.抓不住化学过程
化学计算题可视为数学应用题,可是不少学生说化学题比数学应用题难解,“难”在何处呢?主要是题设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比较复杂且穿插一些化学概念,更“头痛”的是建立已知与未知中间过渡过程无法找到。如,某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25ml,用20ml1摩/升的H2SO4溶液中和后显酸性,再滴入1M的KOH溶液1.5ml才达到中和,求待测NaOH的摩尔浓度?
一看题目这么长,情节这么杂,数字那么乱,心里就发慌,但如果静心地读出题目所叙述的化学过程,身临其境去体会情节就不难看出,本题复述的化学过程是:20毫升1摩尔/升的KOH和25毫升不知浓度的NaOH中和,显然,抓住了这个过程,怎么思考就一清二楚了。
造成这种心理障碍原因主要是: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抓不住关键,形不成中心,影响了思维的畅通。
3.忽视隐蔽因素
在解决化学习题时,一些隐蔽因素学生不易发现,因而也给学生带来障碍。如,把等体积的NO和O2在等温等压下混和,混和后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是()
①30②41.33③32④29⑤31
很多学生错把⑤选上,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看题时只注意那些起明显作用的因素,认为等体积的气体又是等温等压的条件,摩尔数一定相等。只要把两者气体的分子量相加后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分子量,而看不到“混合”二字还存在两者能发生反应的隐蔽条件。
造成这些障碍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学生往往拿到题目就列式计算,只要有答数就认为会做,毫无考查题意的意思了。
4.不善于寻找替换方案
有些化学题目初看起来似乎无解,但若能改变思维角度设想一个效果相同的事件取代原先研究的课题,摒弃问题的复杂性、曲折性,就能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简明了。如,现有两种氧做单质O2和Om的混合气体,从其中取出体积相同的两份,往一份中加松节油,Om完全被吸收,结果气体体积减少V毫升;加热另一份使其中Om全部分解成O2,则气体体积增加0.5毫升(以上气体体积都在同温同压测定的),根据上述的数据,推断m的数值。
本题数量关系的内容叙述的非常婉转,按表面的字眼是很难产生思路的,可若把分号前的第一步实验的句子改为因果关系,即变成:因为Om被松节油完全吸收,结果气体体积减少V毫升Om的体积是V毫升,再把分号后的第二步实验进行交换可得,因为Om全部分解成O2,所以气体增加了0.5V毫升,连起来条件就可改述为:将V毫升的Om气体加热完全分解得到O2,气体体积增加了0.5V毫升根据替换后的条件,借助化学原理就不能进行以下的分析推理:
造成这种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运用等效研究的问题,根源在于教师认为这是较高档次的认识水平问题,是建立在学生对化学问题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也是技巧问题,因此平时不怎么注意诱导、训练这种能力所致。
5.用数学的思考方法代替化学概念
化学的公式、概念都有一定的化学含义,学习时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失误。如,在1.5升40%硫酸溶液里(密度为1.30克/厘米3),含有多少克的硫酸?
这题目小学数学就已学过,学生顺手就可[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等效平衡”难点突破的探讨 下一个化学: 化学方程式学习五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