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理论在化学课题研究教学中的尝试与渗透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6 11:33:51 |
|
|
气体;
d.把自制发酵粉加热法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到包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脱脂棉内,观察现象。
④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大家一同讨论(15分钟)
a.请问自制的发酵粉能否作为真正发面的发酵粉?会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b.为什么必须用固体酸配制发酵粉,能否用液体酸?
c.三种成份配制发酵粉有什么比例要求?
d.草酸是什么味道的?
e.为什么碱面、小苏打和草酸能够制成发酵粉?草酸是什么?发酵可以用来做什么?
f.能否不放碱面,仅用小苏打和草酸配发酵粉?碱面的作用是什么?小苏打俗称什么?为什么?
g.酵母的发面原理是否与发酵粉一样?区别在哪儿?
(经上网查询和收集资料了解:泡打粉指的就是发酵粉,它的发酵原理是利用苏打、小苏打同固体酸性物质在和面过程中通过加水和加热处理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二氧化碳而起到发面的效果;而酵母是利用和面过程中加水或加热使酵母菌激活、复苏,从而使面粉中的糖类发酵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⑤当堂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通过这节研究课同学们既对学过的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了更深的印象和理解,又增加了对和面发酵这一生活常识的兴趣和了解,鼓励大家注意生活积累,发现更多的生活化学和趣味化学,并将此作为作业之一:准备下一个研究课题;作业二为上述讨论题中的问题e。
小结:STS理论在化学课题研究教学中得到了渗透和体现通过化学课题研究教学,我们以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课题选择、设计、实验、讨论、展示和再讨论等过程,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的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明白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引起了学生对技术的进一步思考。本节课使STS教育理论在化学课题研究教学中得以初步尝试和渗透。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化学: 心理学教授谈提高成绩的最佳方法 下一个化学: 教研——化学教学的生命 |
|
|